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常識的常識,但現實與愿望常常有遙遙距離,法官斷案,不僅有量刑的自由裁量權,甚至還有使用什么罪名的“自由裁量權”,于是“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就時有所見了。
這是一個在2007歲末引起熱議的案件:一位普普通通的打工小伙子。發現ATM機出了故障,自動取款1000元只記錄扣款1元,于是他利用余額僅有170元的銀行卡,一共取款171次。獲得17萬多元。結果是:被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沒收個人全部財產。(2007年12月19日《南方都市報》)
這位小伙子當然有人性的弱點,那就是經不起“飛來橫財”的誘惑:然而,ATM機本身出錯在先。他這樣的“一失足”真的就應該換來“千古恨”嗎?試想。你這位平常表現都很好的普通公民,萬一遇到這樣的“意外”。也一時經不起“誘惑”。也多取了那機器里的錢,也淪落到“終身監禁”。你作如何想?換一種設想。如果事主不是打工者,而是一位小官員,有能力很快組織“律師后援團”,他會遇到這樣的“司法待遇”否?
我們的現實司法,最大的軟肋。就是因人斷案,特別是案件有爭議、可上可下、可左可右的時候。法律界的業內人士。對此案已發表了很多不該如此定罪的意見,我更想說的是。當今我們面臨的是怎樣一個司法環境?有個“旁證”之例是:日前。央視剛剛播了個《都是吹牛惹的禍》的節目。說的是大連一位陶藝家,在電視節目里一時興起,吹牛說誰制造出他那樣的五層全球陶藝。就把自己連房子帶作品的整個“藝術中心”送給他;河南一小伙子真的仿制出來了。于是打官司索取那價值幾千萬元的“中心”。當地的法院一審還真的判處小伙子贏得一切。在娛樂性的節目里“隨口蕩蕩”(杭州話:隨便說說之意)瞎吹牛當然不好,但很清楚。那不是一本正經的“懸賞廣告”??僧數財喟阜ü倬褪钦J定你是當真的,你那幾千萬元的財產統統交出來吧!
如果一位普通公民,都會在這樣不經意的過錯和失誤中?;蛎墒軒浊f元相當于傾家蕩產的損失,或承受一輩子坐牢的待遇,那么,這個世界不僅是沒有多少色彩的,甚至是沒有多少安全感的。任何一位“大大的良民”,都會掉入一個你不曾意想到的巨大陷阱里不能自拔。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說個遠方的故事吧:在美國。有個加油站加油機發生故障。多加油少收費,結果許多“山姆大叔”也開車去加油占了“小便宜”,可這樣有意為之的事情。人家并沒有拿這些“覺悟不高”的百姓“興師問罪”。如果哪一天,我們的司法真正做到了不再有恃強凌弱,那么,“司法”就不會變成“戲法”,百姓的司法安全感就會增強很多。
(責編:郭文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