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
長江文藝出版社/六六著/2007年12月/25元
看書名就讓人感覺到,這部小說和房子有關。的確如此。但又不限于房子.又借房子來暗喻人生。故事發生在上海房價飆升時期。女主人公下決心離開租住了5年的10平米小屋。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卻發覺“攢錢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郁悶與爭執成了這對白領夫妻每一天的家常便飯。她在丈夫面前淑女變悍婦,哀嘆“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房子是婚姻的墳墓。”等到他們籌齊首付,在上海郊區挑中一套兩居室,手機上竟收到“江蘇移動歡迎您”的短信……曾寫出《雙面膠》的作者非常善于把握女性人物心理,雖然這是一部按照暢銷書的路數來寫的書,但非常好看。對于中國當下的小說來說,做到“好看”,已屬不易了。
《沉思錄》
中央編譯出版社/馬可·奧勒留著何懷宏譯/2008年1月/20元
這是一本古老的書·作者是近兩千年前的古羅馬皇帝。他的人生感悟時至今日依然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本書是皇帝寫給自己如何好好活著的手冊,他統治著我們曾經見過的最強盛的帝國,卻依然能用謙遜和優美的筆調寫出這些平實而又發人深省的話語。雖然出版商拿溫家寶總理和比爾·克林頓的話做宣傳,但經典的魅力不僅吸引王侯將相,平民百姓的青睞才是其生命力長久的原因。
《賈平凹》
上海人民出版社腫見喜著/2008年1月/38元
對于仍然活躍的大家,作傳的目的主要在于研究他的人生經歷對于其當下創作的影響。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完整的賈平凹傳記。書中對賈平凹半個多世紀的人生經歷作了生動敘述,真實感人。賈平凹作為中國當代有影響的著名作家,其作品不但多,而且有些還曾引起爭議,本書披露了有關重大創作過程中的一些內幕情況,可供喜愛賈平凹作品的讀者參考,從中也可以看到中國當代文學史發展歷程的縮影。
《淑女與熊貓》
新星出版社,美:維基·康斯坦丁·克魯克著苗華建譯/2007年12月/25元
本書講述了一個傳奇女性的傳奇人生,一個美國探險家神奇的真實探險經歷,這是著名美國傳奇服裝設計師、探險家露斯哈克內斯的真實故事。1936年露絲千里迢迢只身來到中國,踏上了丈夫曾經走過的探險之路,為捕獲當時最為神秘的動物熊貓。這是一段充滿艱辛的冒險之旅,也是一段撩動人心的浪漫的經歷。全書場景奇異,情節浪漫,文筆生動,引領讀者走入一個年代久遠的中國,在那里做一次震撼人心、感慨萬千的發現之旅。
《我生命中的電影》
上海譯文出版社/弗朗索瓦·特呂弗著黃淵譯/2007年12月/40元
作者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創始人之一。童年由“放浪生活”和逃學組成,14歲開始謀生。在迷戀電影、書籍和做零活中度過。1953年,他將自己的熱情、憤怒和狂熱都投入到《電影手冊》的制作中。本書選取的就是作者這一時期的文字作品。從中可以看到,作者對電影藝術的狂熱與激情,對明星的迷戀,還有關于動蕩童年的恐懼回憶,作為表現不安狀態的藝術家,特呂弗這次以文字的方式讓我們分擔他的煩憂。
《蒙曼說唐·武則天》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蒙曼著/2008年1月/29元
易中天說蒙老師是為講壇而生,正好與其“小于丹”的綽號相印證。書齋氣幾乎沒有。往那里一站不像教授反倒像主持人。伶牙俐齒、錦心繡口,厚重的歷史在她的嘴里變成了快餐。占據話語權的人總是不屑,因為他早就吃飽了;而還有太多的人從沒見過,好吃難吃先讓肚子里有了東西再說。“百家講壇”如此受歡迎。只是說明需要補充營養的人太多。快餐雖然營養不算豐富,但也聊勝于無了。
(孫 達/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