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回到家鄉,養起牛羊。戰士扶牛耕地,耕到地頭,不喊“喔”或者“吁”,他喊“向后轉”。牛耕了一輩子地,沒聽過這等吆喝,當然不敢就范。牛和戰士較起勁,一個拼命往前沖,一個拼命喊“向后轉”,結果忙了一天,半畝地還剩一大半。于是戰士就火了。戰士沖牛吼,信不信老子一槍崩了你?戰士沒有槍。他只有一把鋤頭。
農閑的時候,戰士喜歡聽戲。戲臺搭在村委大院,縣呂劇團送戲下鄉,鑼鼓聲把村子震得搖搖晃晃。戰士搬一個馬扎,坐在前排,兩腿分開,兩手并攏放于膝蓋上,腰桿挺得筆直,眼不斜視。落幕,戰士熱烈鼓掌。他是唯一給演員鼓掌的村人。戰士在軍隊,學到不少東西。
戰士的被子,總是疊成磚頭。戰士的鋤頭,總是擦得锃亮。戰士的臉盆里,總是放著牙缸。戰士走在黃昏的小路,喜歡唱歌,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把營歸……
戰士和村長,艱難地交談。
戰士說過年,有沒有我的份?
村長說,會有。
戰士說可是我情況有些特殊。
村長說,可是你當過兵。當過兵,就有份。
戰士就笑了。他的牙殘缺不全,那些缺掉的牙,被留到部隊。
大年三十,天奇冷。戰士穿了帶著折痕的軍裝,夾了馬扎,來到院子,坐下,目不斜視。他的兩腿分開,兩手并攏放上膝蓋,腰桿挺得筆直,表情嚴肅并且期待。牛在旁邊倒嚼,一邊哞哞地和他交談。鑼鼓響起來了,村長帶領著村人,開始送春聯。那些春聯是送給光榮軍屬的。那是一種標志。
戰士坐在院子里,等。
戰士等了一個下午。
黃昏的時候,戰士突然站起來,小跑到門口。村人正往他的門上刷著漿糊,鑼鼓敲得熱鬧。戰士打一個立正,行一個標準的軍禮,一動不動,直等村人貼完春聯全部離開,才肯放下手。放下手的戰士笑了,他小跑回院子,立定,夾起馬扎,再小跑回屋子,立定,脫下軍裝,疊好,上炕,躺下,就睡著了。
戰士一直在笑。
天黑了,鞭炮聲稀稀零零地響起來,戰士還在夢中,后來鞭炮聲連成了片,驚天動地。戰士在睡夢中翻了個身,他說,齊步——走!
戰士沒有打過仗。即將開赴越南的時候,他卻回了故鄉。一次實彈演習,一顆手榴彈在他身邊爆炸。從此,他聽不到任何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