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與21世紀華人藝術.日韓當代藝術
嚴培明紅色經典再現華日韓當代藝術質量俱精
羅芙奧拍賣自1999年成立以來,秉持引薦具藝術性、高質感的「華人藝術」為宗旨,在業界建立起口碑。去年秋季首度增辟「韓國當代藝術」單元,件件拍品都以出色的行情拍出,反應不俗。2008年6月1日在臺北舉行的春季拍賣會,更擴及新崛起的日本當代藝術,推出「日韓當代藝術」新單元,為原有的「20與21世紀華人藝術」增色不少。
目前春拍拍品在三月間持續自海內外引進,陣容正增加中,確定參拍的日韓當代藝術名家有:松浦浩之(Hiroyuki Matsuura)、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櫻井理惠子(Rieko Sakurai)、鳥井林太郎(Rintaro Torii)、山口藍(Ai Yamaguchi);金昌烈(Kim Tschang-yeui)、李容德(Lee Yong Deok)、崔素榮(Choi So-Young)、權奇秀(Kwon Ki-soo)、樸棲甫(Park Seo-bo)等。
今年的春拍中20世紀經典大師依舊占有相當篇幅,有重要圖錄出版的林風眠的仕女、山水三幅經典名畫;還有同代關良、余本等大師的早期油畫推出;此外朱沅芷的紐約時期風景畫,吳冠中兩幅彩墨作品,亦在拍品之列;抽象大師朱德群有四幅油畫入拍,特別值得一題的有1988年創作的《詩意之冬》(或譯作《雪景—飄》),描繪華麗奔逸的雪景,誠屬藝術家上乘之作,該畫作曾收錄于2007年朱德群日本上野之森美術館出版畫冊中。而發掘早期華裔藝術家有功的美國藝評家——麥可·布朗(Michael D. Brown),兩幅陳蔭羆的人物油畫舊藏稀有登場,罕見的林壽宇的早期極簡抽象油畫、劉國松的西藏組曲系列彩墨、蕭勤兩幅油畫等都是拍賣里的亮點。
華人當代藝術無疑是羅芙奧2008春季拍賣會的重頭戲之一,藝術家名單陣容十分堅強,包括了海內外重量級創作。繼去年秋拍羅芙奧為嚴培明油畫拍出天價之后,再次引薦「中國的朱砂」系列巨大毛澤東畫像。這位備受法國藝界推崇的藝術家長年客居海外,曾歷經文革后時代變遷的沖擊,將自身文化根源與藝術探索投射于一幅偉人圖志里。

曾梵志的2002年《毛澤東》則少見的以圓圈筆法描繪,乃是面具系列與肖像系列之間的重要轉折作品,個人面具消失,形象抽象化,牽引出其后的肖像與亂草系列;王廣義的大批判系列《V》呈現對消費社會的反思,富時代意義;葉永青的《冬天里的九個鳥籠之一》,曾是1996年上海雙年展的展品之一;祁志龍的大幅油畫《女兵》、張小濤《潰爛的山水》、蘇新平的《宴會系列》與《欲望之海》,周春芽的《綠狗》及《山石圖》,許江的《秋韻》皆各為畫家成名代表作。而兩幅王懷慶完成于1999年的《古玉系列》畫作,乃是民居、明式家具系列后融入色彩構成的抽象圖繪,稀有珍貴。
中國臺灣地區當代藝術家部份,陣容亦堅強,楊茂林《員山記事》早期大幅油畫,李真的《黃金雨》、邱亞才的肖像畫,黃銘哲的早期群像油畫,鄭在東的彩墨聯作,以及吳天章、侯俊明、郭維國、連建興、黃楫、陸先銘、蘇旺伸、黃致陽等皆有代表作參拍,精彩可期,相信是近期熱絡的中國臺灣地區當代藝術市場中不可錯過的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