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黑暗時代的藝術展
2008.5.31-8.24/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
日食預示黑暗遮住了陽光,這個隱喻暗指那些對人類美好的啟發在社會中開始被人們無情的拋棄這一現象。這個展覽的藝術家都透出了對啟發教育的不信任,因此用了日食的標題。一些在國際上很突出的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將被呈現,包括Lucas Ajemian, Michaeuml;l Borremans, Nathalie Djurberg, Ellen Gallagher等。

紙上的藝術——飛利浦·加斯頓個展
2008.5.2 -8.31摩根圖書館畫廊
美國自學成才的抽象表現主義畫家飛利浦·加斯頓的第一個回顧展自去年3月起在歐洲巡回展出,摩根是這個展覽在美國唯一的一站。受到納粹集中營電影的影響,加斯頓的許多作品具有一種令人困擾的特質,充斥著卑賤、古怪的事物。他曾寫道:我們整個生活(自從我有記憶開始)是由極端殘酷的大屠殺構成的,我們是地獄的見證人。
在他進行創作的時候,經常在將素描草稿轉化成油畫之前探索全新的表達方向。在他藝術生涯當中有好幾次完全停止了油畫的創作而專注于素描,而這樣的階段是他從表現風格轉化到抽象風格的重要里程碑。此次展覽匯集了他在風格轉變的關鍵時期內創作的一百多張素描作品。他曾表示:“正是素描毫無掩飾的質樸吸引了我。”

民族激情——派吉·古根海姆藏品展
2008.5.28 -8.23/威尼斯古根海姆美術館
威尼斯古根海姆美術館近日將推出二戰后最著名且最具傳奇色彩的藝術贊助人——派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在60年代的收藏。這些收藏分別來自非洲、南美和大洋洲。
派吉·古根海姆 (1898 - 1979)的父親于1912年在豪華巨輪泰坦尼克號首航的途中遇難,留給她一筆在當時數目不小的遺產,憑著這筆資本,她在日后收藏了包括畢加索、杜尚、亨利·摩爾、康定斯基、達利等眾多現代藝術大師的作品。其中波洛克的作品,當初售價僅幾十美元一張,而今最高的拍賣價已達上億美元,翻了上千萬倍,成為藝術投資的經典。
在經歷了多次感情和兩次婚姻失敗后,她回到威尼斯,專注于藏品的展出。最終,她決定將藏品贈給位于紐約,以他叔叔命名的所羅門·古根海姆藝術博物館。
中國園林展
2008.5.3-10.27/大英博物館
中國園林是大英博物館和皇家植物園的一個獨特合作項目,目的是共同促進文化間的相互理解和保護地球生物的多樣性。這個展覽被安排在大英博物館的前院,展示了傳統中國學者花園中的各種元素,同時探討了當時的經濟性質、中藥的優點和中國西南部藝術的影響力。

超級英雄——
時尚和幻想
2008.5.7-9.1/大都會美術館
這個展覽將探索時尚和超級英雄之間象征和隱秘的聯系。主要展示電影服裝,前衛的高級女裝和高性能的運動服。探討了那些Superheroes為何總成為流行的風口浪尖人物和時尚的最終象征,而這些英雄又是怎樣把人本身的力量發揮到極致。

寶麗萊——
梅普爾索普作品展
2008.5.3-9.7/惠特尼美術館
惠特尼美術館與羅伯特·梅普爾索普基金會共同推出的這個展覽展示了羅伯特·梅普爾索普從1970到1975年間的作品。
1976年,梅普爾索普的第一個個展在紐約舉行。此后他就以勢不可擋之勢在美國攝影界迅速崛起。梅普爾索普是一個在后現代攝影中極具商業頭腦的攝影家。他最廣為人知的一句話:“我希望我能活著看到我成名的那一天”。反映出后現代藝術家看待功利的典型態度。他們沒有耐心像梵高在死后享受盛名,而要以自己高超的處世本領贏得利益。而梅普爾索普則是他們中的一個手段高明的佼佼者。他的照片以丑聞的沖擊力表現自己的同性戀傾向,從而激怒世俗;而又善于以極具古典形式的溫存來安撫人們的眼睛。驚世駭俗與賞心悅目并存成為了他獲得商業成功的秘密。

寶麗萊——
梅普爾索普作品展
2008.5.3-9.7/惠特尼美術館
惠特尼美術館與羅伯特·梅普爾索普基金會共同推出的這個展覽展示了羅伯特·梅普爾索普從1970到1975年間的作品。
1976年,梅普爾索普的第一個個展在紐約舉行。此后他就以勢不可擋之勢在美國攝影界迅速崛起。梅普爾索普是一個在后現代攝影中極具商業頭腦的攝影家。他最廣為人知的一句話:“我希望我能活著看到我成名的那一天”。反映出后現代藝術家看待功利的典型態度。他們沒有耐心像梵高在死后享受盛名,而要以自己高超的處世本領贏得利益。而梅普爾索普則是他們中的一個手段高明的佼佼者。他的照片以丑聞的沖擊力表現自己的同性戀傾向,從而激怒世俗;而又善于以極具古典形式的溫存來安撫人們的眼睛。驚世駭俗與賞心悅目并存成為了他獲得商業成功的秘密。

The Supremes的故事——
瑪麗·威爾遜藏品展
2008.5.13-10.19/維多利亞阿爾伯特美術館
由戴安娜·羅斯領軍,集歌唱與美貌于一身的The Supremes是60年代最成功的樂隊之一,成為第一組登上英國金榜冠軍的女子團體,更被公認為甲殼蟲之外最耀眼的歌壇組合。這個展覽將展出她們從剛出道時的演出服一直到成長為魅力四射的歌壇神話后,好萊塢為之設計的豪華禮服。同時還著眼于她們的著裝風格怎樣持續影響著像碧昂斯等超級明星的穿著。同時展出的還有瑪麗·威爾遜等明星的服裝。

畫室與露天——水彩畫聯展
2008.5.27-9.7/法國奧賽博物館
整個19世紀是水彩技術大幅進步和發展的時期。在室內繪畫興盛的同時,便攜的工具讓戶外寫生逐漸成為流行的時尚,從而新的繪畫風格慢慢衍生出來。本此展覽囊括早期水彩作品以及印象,后印象的畫作。展出藝術家包括約翰·巴托爾·德·瓊康 (Johan Barthold Jongkind)、歐·布丹(Eugène Boudin)等。

海灘上——里查德·密斯拉赫個展
2008.5.25-9.1/美國國家畫廊
里查德·密斯拉赫(Richard Misrach)將三十多年的藝術創作中的大部分時間花在了美國西部的沙漠中,他的攝影作品反映了當代社會與大自然的關系。他拍攝的風景與其說是引起人們熱愛自然之心,倒不如說揭發了人類對自然的破壞與榨取,而成為了解人類自身生存境遇的契機。
從2001年起,他開始創作巨幅攝影系列(6-10英尺),運用艷麗色彩表現在夏威夷游泳和日光浴的人們。透過巨大的面積或高度清晰的畫質,演繹出一種冷調而略顯尖銳的美感,凸現出史詩般的自然力量。而在美感之外,畫面同時遍及著不安和憂慮。這些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立即被創作出的作品道出了遍及全國的緊張情緒和不祥的預感。“海灘上”的名字取自Nevil Shute表現核屠殺的冷戰小說。

風景和象征主義——伯恩·貝歇與
希拉·貝歇聯展
2008. 5.21-8.25/美國現代美術館
去年6月份,德國著名觀念藝術攝影大師伯恩·貝歇(Bernd Becher 1931-2007)在一次復雜的心臟手術中逝世。自1959年起,他與妻子希拉·貝歇(Hilla Becher)共同創作攝影作品,并于1961年結婚。二人模仿工程師極精細設計圖,以反映大型工業建筑的黑白照片聞名。為了創作這些作品,他們的足跡遍及大型的煤礦和鋼鐵廠,系統地拍攝了主要的建筑結構和整個工廠的全景。在經歷了漫長歲月之后,這些作品愈發具有深沉的力量,呈現出逼人的信服力,具有獨特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