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采購團:買入潛力股
采訪/宋繼瑞
張銳等一批中國藏家和藝術北京執行總監董夢陽在熟知印度藝術的阿拉里奧畫廊主持尹在甲的帶隊下,組團去印度“淘寶”,可謂是滿載而歸。尹在甲進一步深化了與印度故友的友誼,同時也敲定了印度“張曉剛”于9月在阿拉里奧·北京舉辦個展的事宜。董夢陽則趁此,把印度畫廊拉入藝術北京,彌補了去年印度元素缺席藝術北京的遺憾。中國藏家則買入了一支新的潛力股。此次印度之行,可謂一舉多得。本刊在第一時間就印度之行對董夢陽做了獨家專訪。
中國藏家買入印度當代藝術
藝財:你們走訪了印度哪些地方?
董夢陽(以下簡稱董):先去了孟買,又去了德里,這兩地是印度的藝術中心。
藝財:去了印度的哪些藝術區?

董:印度和中國的藝術環境不一樣。印度的畫廊很分散,沒有像798這樣的藝術區。我們主要走訪了已經具有一定國際知名度的畫廊,也拜訪了印度的“張曉剛”、“王廣義”。
藝財:隨行的中國藏家有沒有買印度藝術品?
董:張銳買了不少,大概一兩百萬吧。其余的人也有買的。
藝財:他們買的是哪些藝術家的作品?
董:大多是比較有名氣的藝術家。
印度當代藝術升值潛力巨大
藝財:挑選藝術品的標準是什么?
董:尹在甲是印度藝術方面的專家,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他就已經和印度藝術家有比較深入的接觸,現在他主持的阿拉里奧畫廊也在代理印度藝術家。這次印度之行,他是領隊,同時也擔當了中國藏家的藝術顧問的角色。
藝財:據你了解,他們購買印度藝術品的動機是什么?
董:現在印度是二十年前的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但藝術品價格相對較低。現在買入印度藝術品,主要還是看好二十年后的印度能達到中國現在的地位。
印度藝術市場比較理性
藝財:他們是通過什么渠道買的?
董:是通過畫廊買的。一方面,尹在甲希望藏家去畫廊買,而不鼓勵直接去藝術家工作室購買。我們去過藝術家工作室,如果要買他們的作品,藝術家也會把我們帶到代理他的畫廊。從個案上看,印度藝術市場還是比較規矩的。
藝財:你感覺印度的藝術環境與中國相比,有哪些差異性?
董:印度有比較好的收藏體系。印度貧富差距很大,他們有階級,有貴族。這些處于上層階級的富裕貴族接受了好的教育。他們介入收藏與處于商業目的的收藏對藝術創作產生的影響是不同的,它對印度藝術市場和藝術創作的引導是良性的。我感覺印度藝術家的創作心態還是自由的,并沒有受到市場因素的引導。
藝術北京將引入印度元素
藝財:這次印度之行在今年的藝術北京是否會有體現?
董:上屆藝術北京缺失了印度元素,通過這次印度之行,今年肯定會有印度元素介入到藝術北京。同時,阿拉里奧舉辦的印度藝術家展覽也將與藝術北京同期開幕,這是今年藝術北京外圍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藝財:今年主打印度藝術?
董:不。我們主打還是中國當代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