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知道全球金融市場的恐慌情緒有多嚴重,不妨看一下PE翹楚百仕通(Blackstone)的最近遭遇,它在去年第四季度陷入虧損,2007年全年利潤則下跌近90%,股價如今只有去年IPO發行價的一半。創始人兼CEO斯蒂芬·施瓦茨曼把這種局面歸咎為投資者的恐慌情緒。他對“恐慌”(Panlc)一詞強調的次數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在描述百仕通在2007年的里程碑時,竟讓它出現在一個完全沒有想到的位置上:“第一:我們恐慌了(went panic)……我們在6月份上市了(wentpublic)?!?/p>
僅在一年前,百仕通還破稱作新的“華爾街之王”,施瓦茨曼創造財富的能力和一擲萬金的生后方式,都令人瞠目。但如今,隨著信貸危機的不斷蔓延,百仕通、K.K.R.和凱雷等PE旗艦公司,都身處艱難時世?!拔C會持續多久?我說不準。沒人知道答案?!笔┩叽穆f。
過去幾年來,PE公司購買了數千家公司——大多是通過借來的錢。現在,在資金上促成這一繁榮的銀行家和投資者則在打退堂鼓。PE業命運逆轉的速度之快和受挫之重,讓華爾街也驚訝——凱雷集團旗下的凱雷資本眼下甚至面臨被清盤的危險。
壞消息還會在PE的產業鏈條上擴散。據估計,花旗、高盛和雷曼兄弟等金融機構持有近1300億美元的與PE交易相關的杠桿貸款,隨著這些貸款的價值縮水,這些金融機構在將來可能得進行新一輪的沖銷。被PE收購的公司也將面臨嚴峻考驗,過去PE公司競爭激烈,為達成交易不惜支付高價格,由此產生的龐大債務壓力則落到了被收購公司頭上。
凡此種種,都讓那些對中投公司的投資策略持批評意見的人士有了更有力的論據——中投在百仕通的投資如今已縮水一半。作為國家外匯投資公司,中投的風險容忍度比較低,它應該對自己的投資操作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非魯莽行事。對此,中投的管理人士辯稱批評者不了解這樁交易,而中投在百仕通中是長辮投資者。不能以目前的境況就說這是一個很糟糕的投資。
就華爾街的演進歷史來說,中投的辯護有其道理。眼下來說,信貸市場的可恐慌只是關上了過去那些能促成大的PE交易的“客易錢”的水龍頭,作為華爾街最大的PE公司,百仕通仍能吸引資產,管理資產規模已較上年同期增加了47%,基金管理費用也在增長。此外,市場的蕭條也有利于百仕通這樣的PE公司用更低的價格達成交易。
施瓦茨曼和魯賓斯坦等交易大師的名聲固然會因眼下的混亂蒙塵,但金融市場的記憶向來是以天計,就像觸底的股票和債券,反彈也可能只是瞬間之舉。只是盛宴的規模會縮小,而PE交易大師被視作“宇宙之王”膜拜的時代已經過去。對不想再承擔魯莽行事的中投和其它金融機構來說,他們需時時牢記凱雷創始合伙人威廉·康威的那句警告:“過剩的流動性環境不會持續,它持續的時間越長,結束時造成的災難也就越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