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城市的認識,或許從一下飛機始,就已經奠定。作為“國門”的航站樓,也正和全球化進程中東方市場崛起的趨勢一樣,越來越多的亞洲航站樓開始在世界嶄露頭腳。除去新近運營的北京T3航站樓,來自中東迪拜、印度新德里的航站樓,都正在大興土木,意欲讓每一個剛經過長途旅行來到這里的外國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與之相反,曾經代表西方建筑水平的一些美國航站樓,似乎依然沒有從“9·11時間”造成的混亂中蘇醒過來。陳舊的IT系統、混亂的財務、落后的服務,讓這里成為旅客們的噩夢之地。
英國:“巨人”已老?
曾用50多年時間達到世界最大規模的倫敦希斯羅機場,不僅因為獨特的設計而盛名遠揚,其經常性的航班延誤,繁瑣的安檢程序也讓政界及商界領袖將其炮轟為倫敦之恥,并在去年底被游客評選為最差機場。
希斯羅機場目前正在進行全面改造 其整體擴建及改造工程總造價62億英鎊計劃10年完成,今年3月,5號候機樓將開通,新的航站樓將用于英國航空公司(BA)的登機、降落、行李等業務。此外,4號候機樓也正在重新裝修,它將和現有的1號和2號候機樓,合并成東候機樓。英國機場集團首席執行官表示,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乘客們看到的將是一個全新的希斯羅機場。
南非:重新啟航
2010年世界杯將迎來“八十大壽”,2010年非洲大陸則首次迎來這一足壇盛事。為了迎接大批球迷和游客,南非正大刀闊斧地改進著他們的機場。南非計劃在未來5年內投資近193億蘭特(約合27億美元)用于約翰內斯堡、開普敦、德班等航空樞紐的機場改造,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航空客運需求。其中124億蘭特將用于整個南部非洲的航空樞紐約翰內斯堡的坦博國際機場,其工程包括為國際候機廳擴容,改擴建機場跑道,興建能夠接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寬體客機空中客車A380的停機廊橋、把正在興建中的快速鐵路接入機場內等。
迪拜:打造世界中心
近年來屢屢在國際社會“閃亮登場”的迪拜,繼續展露著自己的雄心。位于阿里山港免稅區東側的沙漠口座占地140平方公里,耗資330億美元共設六條跑道的新機場正在緊鑼密鼓地修建著。其航空部門總工程師說,一旦這個名為“迪拜世界中心國際機場”的龐大建筑完工,它就會成為世界機場之最。該工程預計于今年底投入運營。屆時其年客運量將達到1.2億人次,年吞吐量1200萬噸,機場附近還將配套新建個商業中心。
迪拜原有機場已經擁有中東地區最現代化的設施,在2007年底,也才剛剛開放了新建設的第三個航站樓,所以,與其說新機場是為了更新換代之用。不如將其形容為“迪拜世界中心”夢想的構成。
印度:夢想與現實
印度基礎設施薄弱是盡人皆知的,按印度人自己的說法是“先發展后建設”,然而,這一切并不妨礙印度打造世界一流機場的決心。目前正在改建的新德里機場的一個裝修工地上,立著這樣的廣告,有一天在這里你會希望飛機晚點。而此時正面臨此切實遭遇的,或是無助地在各個長隊中等待的乘客,不知是否會相信這里有一天真的會美得讓自己甘愿駐足。
新航站樓今年完工后,抵達大廳以及商業區的面積將大大擴建,登機手續辦理柜臺也會由目前的36個增加為72個,安檢通道由4個增至16個。
去年年初,新加坡樟宜機場在印度幾家機場經營管理權中成功中標,這個享譽世界最高評價的國際機場,會拉近印度夢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嗎?
中國:“龍”的奇跡
被譽為“人類歷史上一次完成的最大單體建筑”的T3航站樓,在經過三年零九個月的建設后,于2008年2月29日如期投入試運營,T3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場之一,年吞吐量可以達到5000萬人次,北京奧運會之際,這座吸引了眾多全球商業巨頭參與,擁有著世界最先進的行李與捷運系統的建筑,將作為“國門”迎接著各地蜂擁而至的人們。
在很多專業人士眼中,T3在中國航空建設史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它將是中國第一個建成的真正意義上的樞紐機場航站樓,從旅客處理量和樞紐功能上都實現了跨越性的發展。T3航站樓中涵蓋了當今航空領域最先進的技術和理念。一定程度上它代表了世界樞紐航站樓未來的發展方向。
美國:橫掃“最差”排行榜
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的機場可稱為最繁忙的了,而其麻煩也不斷。在對游客的調查中,美國芝加哥的奧黑爾國際機場與希斯羅并列成為最差機場冠軍,而紐約的肯尼迪國際機場,亞特蘭大的哈特斯菲爾德機場,洛杉磯國際機場則緊隨其后。
為了迎接空中客車A380的到來,美國眾多國際機場過去兩年來都在積極為此準備。僅以肯尼迪國際機場為例,就耗資10億美元進行改造。然而,除了硬件設施外,不知這些在“最差榜”排名前列的國際機場是否意識到,提高服務質量等軟指標也需加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