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級債后巴菲特頻繁出手,再度展示了市場動蕩時獨善其身的秘訣
絕大多數人84歲時提供的忠告只會被當做嘮叨,但同樣這個歲數巴菲特的話卻擁有教皇圣諭般的力量。
40年來,這位奧哈馬的圣人為自己鑄造了不可撼動的名望,成為繁榮時眾人仰視的偶像,而當危機襲來,那些驚慌失措的投資者又把巴菲特看成引領他們走出荒原的摩西。
因此,當巴菲特在一年一度給股東的公開信中邀請他們參加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2008年年會時,對27000名股東中的很多人來說,巴菲特確定為會場的19.43萬英尺的籃球場就是現世中的評判世道的錫安山。他們和全球無數的投資者都急需聆聽巴菲特對動蕩的金融市場的分析、判斷和預言。
事實上,3月份和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最新財報同時發布的這封公開信已經包含了巴菲特最新思考的要點,他對目前災難起因的反思,對今后市場趨向的預測。更重要的是其一系列投資行為背后的邏輯。
站在價值投資者的立場,巴菲特對美國金融機構的蠢行進行了不留情面的批評:五年前,他們唯一擔心的是房產泡沫還不夠大,并不顧借款入的實際收入狀況隨意放貸,認為只要房產價格上漲一切都不是問題,現在泡沫破裂,這些機構的處境“慘不忍睹”。

2007年5月,早在次級信貸危機顯露前,巴菲特就指出:“美國的公司正處在世界上最好的市場環境中。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那些好的狀況不會永遠存在。”他警告說,全球金融穩定可能會遭受到某個外部事件的威脅。這被一些分析人士詮釋成對恐怖襲擊和其他地緣政治危險的擔憂,但實際上,巴菲特反復強調的是廣泛使用杠桿和金融衍生品所蘊藏的風險,認為交易資產的行為簡直是“蠢人的游戲”。
基于這種判斷,在此后數月中,巴菲特不停地出售持有的金融衍生品。盡管這些衍生品包含一些投資機會,但是在巴菲特眼中,這些是“金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濫用必將招致巨額損失。
和那些迷戀金融創新和復雜交易的機構不同,巴菲特選擇投資對象時依然堅持最“古典”的投資原則——公司的盈利是否在上升以及是否比競爭對手擁有優勢。一些老面孔繼續留在巴菲特最新公布的投資清單上,其中持有美國運通13.1%股份、可口可樂8.6%和寶潔3.3%,這些公司去年每股收益增長都超過12%。
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持有的這些藍籌股2007年的市值為了50億美元,而購買成本總計392.5億美元。
預感到美國金融市場的風險,巴菲特開始盡可能分散投資風險,不斷加大對醫藥領域的投入,持有強生集團的股份增長了一倍多,在世界第三大制藥廠、法國制藥企業Sanofi Aventis的股份也顯著增加。
決定巴菲特投資行為的另外一個主要因素還是適當的價格和買入時機。2007年人們對他在石油價格一路上漲時拋出中石油股票表示不解,雖然曾經承認“賣得有些早”,但在公開信中巴菲特還是用一連串財務數字重申了其背后的投資邏輯。2002年中石油市值370億美元,但巴菲特認為其市值至少應該在1000億美元以上,于是以4.88億美元購入中石油1.3%的股份。2007年受油價上升影響,中石油市值飆升至2750億美元,“我們認為這個估值水平(已經)于其他大型石油公司相當”,巴菲特以40億美元的價格全部售出,投資回報是820%。“我們僅收益所得稅就交了12億美元,相當于美國政府包括國防、社會保障等等在內的4個小時的所有支出?!?/p>
巴菲特樂于在投資對象價值低估時買入。而不選擇其價格高企時追漲,今天市場低迷,他又開始謹慎地尋覓那些已經處于被低估狀態的公司。
巴菲特最近一次投資是收購全球最大的再保險集團之一瑞士再保險(SwissRe)3%的股份。過去12個月中瑞士再保險的股價縮水超過1/3,是四年以來的最低點。這符合巴菲特式交易的特征,適當的價格以及對投資確有把握——巴菲特精通再保險業務,并認為其未來充滿吸引力。
面對金融市場的動蕩,巴菲特進而更多地關注到實體產業。2007年底以45億美元購買普利茲克(Pntzker)家族掌管的工業集團Marmon 60%的股份。選擇這家公司令外界十分震驚,因為他們此前紛紛猜測巴菲特下一步會選擇在哀鴻遍野的金融領域抄底。然而對巴菲特來說,市場越是這樣,就越要謹慎?!胺衔覀円蟮墓净緲I務質量一定要好……至于檢驗的標準,絕不是今天或者明天的股市行情,而是十年后的樣子……這是對美國長期的賭注?!?/p>
這也是為什么巴菲特3月初撤回對陷入困境的三家美國債券保險商承保的8000億美元市政債券提供再擔保的提議,一些評論認為這位公認最精通抄底藝術的大師覺得“價格還不夠便宜”。
巴菲特將生命的一半時間用于投資活動,謹慎來自他從中獲取的經驗教訓。在公開信中,他保持了一貫的幽默,引用鄉村歌手鮑比·博爾,(Bobby Bore)一首歌的歌詞形容自己那些錯誤的投資,“我從來不和丑女人上床,但有幾個早上醒來時身邊就躺了一個。”1993年,巴菲特買下了德克斯特鞋業公司(Dexter),最后這家公司讓他損失了35億美元。最糟的是那種需要大量資本投入,但卻回報很少的情況。1989年,巴菲特買入美國航空,接下來這家公司就變成了一個黑洞。幸運的是他L998年售出了這家公司,成功脫身。之后十年內,美國航空就破產了——而且是兩次。
“到現在為止,Dexter是我做的最糟糕的交易。但我未來一定還會犯錯誤?!辫F路股票在過去兩年里成了緊俏商品,而兩年前股價比如今便宜40%,“我錯過了太多東西?!卑头铺卣f。
他還保持著謙卑的心態,承認在40年前涉足投資界之初,即使在最狂野的夢里也沒有今天的成就?!霸S多人對社會的貢獻和我們一樣多,甚至更多,……(但自己)卻獲得了與貢獻不成比例的巨大財富?!?/p>
而在公開信的最后,巴菲特同樣展示了偉大的投資者必需的熱情,這個老人表示,盡管表示已經為自己選好了接班人,但自己仍然“每天激情四溢,是踩著舞步上班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