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次經銷商的培訓會后,某著名啤酒制造商的一個金牌經銷商給筆者講述了一個一成一敗的“對標”案例:
2005年,該啤酒制造商的高檔產品風花啤酒上市,為了快速推動該產品進入市場,該啤酒廠計劃進行大規模的投入,于是,他們聘請了一家靈通廣告公司策劃促銷活動。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準備后,該廣告公司策劃的活動粉墨登場:當地的一家報社與風花啤酒聯合促銷,即憑一份報紙,可以領一瓶風花啤酒。廣告發出后,反應還不錯,很多人拿著報紙紛紛到指定地點兌換啤酒??僧敾顒舆M行到中途時,公司的市場總監卻發現好像是報攤老板的人,挑著報紙去辦事處或者經銷商處兌換啤酒,一兌就是上千瓶。這與計劃中的很多消費者參與活動有很大的差距。于是,該公司趕緊登報申明:每個人憑身份證只能領一瓶。本來是想以此法限定有些人從中作弊,結果卻發現,兌酒的人相比于以前反而少了。市場總監領著報社的總編去現場看,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報攤老板見無機可乘,干脆報紙漲價,原來零售0.5元/份的報紙,漲到了1元/份。如此一來,去兌酒點兌酒的消費者少了,而大街上的報童、人力車夫等卻在領酒。這與預期的目標偏離很大。因此,在兌現了4000多件酒后,該活動不得不被叫停。
該項活動的費用算打了水漂。但市場總得還要去做,畢竟新產品需要持續去推。這時,該經銷商決定自己策劃,在與廠家簽訂了費用投入及相應的銷售量指標后,該經銷商找到了普爾斯馬特連鎖超市市場部,經過一番談判,雙方商定:廠家與當地一家雜志合作,在首版一期刊登廣告,整個廣告版面內容設計安排是:上部分是產品品牌宣傳,下面是活動介紹,背底還巧妙地設計了一首藏頭詩,最下邊是活動細則:在規定時間內,即元月1日~31日,凡普爾斯馬特會員卡續年費100元,可以現場免費領取一件價值100元的風花啤酒。此投放廣告的雜志還在各連鎖超市免費發放給持卡的消費者。此廣告登出后,效果出人意料。由于在協議當中廠家只答應提供1000件產品,因此,面對著眾多交了年費而等待領酒的消費者,普爾斯馬特超市不得不買風花啤酒4500件,用于會員續費兌現產品。
活動結束后,元旦一過,普爾斯馬特又一次下訂單3000件,大年三十前全部銷售完畢。這項活動,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廠商和零售商獲得雙贏。作為廠家僅僅投入了1000件酒,普爾斯馬特卻賣了近7500多件酒,相比于第一個活動,投入產出比相當高。
這是發生在華南某區域的一個市場策劃案例,卻也是一個典型的對標案例。
案例一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外行策劃了內行。作為一個以傳媒策劃出身的廣告公司,在不了解啤酒行業、啤酒市場、啤酒消費人群的情況下,選擇了一個低端的媒體,雖然那家報紙發行量較大,但它的讀者群卻是普通市民階層,也就是說,面對的是一群消費能力有限,與產品匹配度不高的消費群,它與風花高端的目標消費群定位有著較大的差距,這是導致這次推廣活動失敗的最根本的原因。而案例二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其選擇的媒體是一個高端雜志,其讀者群恰恰是風花產品的目標消費群,可謂媒體與目標顧客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其次,其選擇普爾斯馬特超市的會員顧客,其實是看中了持卡消費者,一般都是有著較高消費能力的顧客,而這恰恰也是風花啤酒的目標顧客群。
此外,案例一的失敗還在于缺乏對活動的大張旗鼓的宣傳,僅僅在哪家報紙的廣告版面“廣而告之”。這樣做的缺陷是,不能對此次活動進行大力度的宣傳和監督,不能夠形成首尾呼應、互動的傳播效應。而案例二,除了那家高端期刊進行廣告傳播外,還配合有這家最大的連鎖超市普爾斯馬特的DM、海報、條幅、POP等宣傳物料,展開了全方位的宣傳,因此,參與人員面廣而數量多,宣傳效果較高??梢姡粋€活動的策劃成功,一定是一個系統工程,決不是一個單點就能制勝的問題。它需要聚焦資源,但又需要其他一些配套的措施來做保證。
同時,活動策劃要未雨綢繆,周密安排。案例一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在活動運作前,沒有考慮到大批量的贈酒會被一些報紙攤主、報童及人力車夫領取,但這細節的疏忽,卻讓活動的主體、對象產生了錯位,使參與活動對象成了這次活動的邊緣人群,因此,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案例二之所以成功,是因為經過了周密的布置,從媒體的選擇與投放,到配合超市其他宣傳媒體進行大力度的渲染,載有廣告的雜志針對目標人群進行定量、定向發放(雜志針對廣告客戶免費贈閱,不需企業另外購買),可謂對目標人群進行了高密度的“集中轟炸”,效果自然可以達到。細節決定成敗,一個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導致一個活動的全盤皆輸。
最后,活動的策劃一定要以市場、產品的目標定位與細分為基礎。產品定位與目標消費者定位要相匹配。案例一,廣告公司只考慮到了傳播效應,即能夠引起轟動效應,卻沒有較多地考慮產品的目標定位問題,結果,雖然也造成了一定聲勢,但真正去兌酒的,卻是消費能力弱的人群,資源投錯了方向,還差點將企業引入誠信危機。而案例二,雖然是經銷商操作,但他卻是高明的,懂得研究市場,研究消費者,選擇有效率而且與產品匹配的媒體,而沒有憑想當然搞活動。針對高端的新產品,選擇了高端的期刊媒體,選擇了匹配的渠道—普爾斯馬特連鎖超市,聚焦了目標消費人群—持卡顧客,利用超市戶內、戶外廣告與期刊廣告協同宣傳,因此,取得了較高的效果。這也告訴我們,隔行如隔山,在選擇合作的策劃機構時,要三思而后行,盡量選擇那些行業的專家策劃機構,注意避免選擇那些只會照抄照搬的所謂的“大師”或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