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節(jié)日假日,喜慶之時,休閑之際,飲用葡萄酒已漸漸成為一種大眾消費時尚。現(xiàn)在的初飲者,一學喝酒,便可飲到葡萄酒,而我這樣年紀的人,是在有了20多年酒齡之后,才品到真正的葡萄酒。有時,與親朋好友圍坐在一起,慢悠悠地品嘗著那漂亮玻璃杯中的干紅或干白,難免憶起一些關于葡萄酒的點滴往事。
我是20世紀50年代末在一片工廠家屬區(qū)出生并長大的人。最初知道葡萄酒,是因為兒時讀的那首著名的唐詩:“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當時不太懂那詩的意思,當然,作為一種水果的葡萄曾經(jīng)偶然見過,吃過。于是,蒙眬中就覺得,葡萄酒?肯定是一種很好喝的酒。不然為什么要用夜光杯來裝呢?不然那些要去打仗的人怎么會喝它呢?記得那時曾問過愛飲酒的父親喝沒喝過,父親說沒喝過。限于見識,我當時就想當然地認為,葡萄酒就是像外婆把一顆一顆的櫻桃放到白酒里那樣,是一種用一顆一顆的葡萄在白酒中泡出來的酒。
后來我漸漸長大,1975年下鄉(xiāng)當知青時學會了喝酒。但那時整個國家經(jīng)濟蕭條,物資匱乏,我們喝的是憑票供應的辛辣的劣質苞谷酒、紅苕酒,偶爾有點純正的高粱酒就覺得很不錯了。那時我甚至認為,世界上基本上就只有這樣幾種酒。20世紀80年代初,我從師范學校畢業(yè)后,在一所鄉(xiāng)下中學教書,喝的還是質地粗劣的白酒。記得教書之余,我曾經(jīng)讀過一本長篇小說。那里面寫一個蛻化變質的干部談“酒經(jīng)”,說他“冬天喝白酒,夏天喝啤酒,春天秋天喝葡萄酒”。小說作者的意圖很明顯,那是以此來反映這位干部生活享樂腐化。那時我已經(jīng)是20出頭的人了,仍然沒見過哪里有葡萄酒賣,也未喝過葡萄酒。只是從電影里偶爾看到有人端著高腳杯在喝不是白酒的酒。但那喝酒的人,不是“美國鬼子”就是特務漢奸,或者資本家,以及交際花模樣的女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只是聽人說過:啥子葡萄酒,完全是糖水。葡萄酒,這種我們現(xiàn)在覺得很平常的東西,那時對于普通民眾來說,曾經(jīng)是那樣遙遠,那樣貴族化。
這些回憶,在現(xiàn)在20來歲的年輕人眼里,也許已經(jīng)成為一種“天方夜譚”。值得高興的是,葡萄酒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品飲紅酒已經(jīng)成為一種大眾消費時尚。驀然回首,那各種各樣的酒,在歲月的時空中若隱若現(xiàn),以各種滋味和各種色澤,折射著生活的波瀾,社會的進程,令過來人的心中涌起許多莫名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