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法國喝紅酒,已經是二十幾年前的事了。當時曾聽到這種說法:喝到每瓶酒的最后一滴者,會獲得好姻緣。那時我既未婚又年輕,所以常有幸獲得朋友好意留給的最后一滴紅酒。
初學喝紅酒,對這種說法感興趣是極其自然的,但久而久之漸漸無感覺亦是必然。試想,三五好友在座,一瓶酒怎夠喝?于是一頓飯下來,往往人人有份交上好運了。好運交多了,各個都早已身在福中不知福。
日前搭機旅行,親眼見識到這則俗說被巧妙運用。這才明白,原來老套不死,只是懂得講的人太少。
當時飛機正飛躍西伯利亞群山,艙內乘務員們則正忙著為乘客送餐。餐點發畢,空中小姐二度巡行,而此時手中所持乃紅、白二酒。
長長的機艙過道,乘務員一趟走下來,沿路有人要紅酒、有人要白酒,當然也有人不要。空中小姐走到我這里來了,我一瞥她手中,白酒還有半瓶,但紅酒幾乎已見底了。我身旁是位法國老太太,自然是要讓她先發言。她要了紅酒。空中小姐不慌不忙,把最后的紅酒全斟給她,盡管如此,也不過三分之一杯。
“Vousavezlachance!(您真幸運!)”空中小姐笑容可掬地對法國老太太說。她聽了顯然很開心。
紅酒已空,我乖乖地要了白酒─盡管我盤子里是一塊牛排。
空中小姐離去,我一邊吃,一邊等著她回來。我一直以為她會回來,將法國老太太的酒杯填滿!
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時間慢慢走過。空中小姐的倩影始終不再出現,而法國老太太似乎也忘了她只喝到三分之一杯紅酒。我先是感到困惑,直到想起關于最后一滴紅酒的俗說才恍然大悟!老太太已經有了幸運,還添什么酒!誰會為了貪兩口酒而放棄幸運呢?
我不禁想象,這則俗說的源頭,會不會是某個寒酸的主人,在某次酒樽空虛的筵席上急中生智、脫口而出呢?千百年來,這則俗說賜福予無數人,也豐富了紅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