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三棵樹
過去,成功的女性高管曾被視為性格孤僻的異類,她們不愿幫助其他女性,而且為取得成功,她們往往固守成規、從不越雷池一步。
女性關系網已在職場悄然形成
今天不會再有人這么批評她們了。一個與傳統的男性世界抗衡的女性關系網已在職場悄然形成。這個網絡包括一批新晉女性主管及職場老手,她們通過這個網絡幫助彼此獲得發展和成功──并且完全由她們自己做主。
管理人員們說,認為野心勃勃的女人要排擠所有對手、爭奪職場中最有權勢位置的“蜂王綜合癥”已經過時,同樣過時的還有認為女性無法同時在事業和個人生活上獲得成功的觀念。
46 歲的安吉拉· 布萊利(Angela Braly) 說,絕不要相信女人不會對同性伸出援手的鬼話。布萊利今年早些時候成為美國最大的醫療保險商WellPoint 的總裁兼首席執行長。她說,她從來不是董事會和公司會議上唯一的女性。Wellpoint 三分之一的董事、一半的管理人員和70% 的員工都是女性。她還說,當她坐上這個位置時,許多人都鼓勵她,并熱切期待她展現實力。
布萊利與另外五名女性管理人員參加了《華爾街日報》最近的一個小組討論。她們一致認為,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成為“長”字級高層主管。這些人為成功女性的記錄增色添彩,增強了女性對自身能力的信心,還讓女性知道,如果自己不適應某種企業文化或某個職位,她們可以換到別的地方。
女性開始制定自己的規則
由于各行各業對女性人才需求強勁,同時,女性在升遷過程中也積累了經驗,她們開始制定自己的規則,追求一種能平衡事業和家庭的生活方式。
寶潔公司(Procter Gamble) 全球衛生與女性護理部門總裁梅勒妮? 海麗(Melanie Healey) 回憶道,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以后,她在墨西哥一家公司一名主管手下工作,“那個人早上六七點鐘就開始工作,一直到晚上10 點甚至11 點”。最終,她鼓起勇氣跟那個主管談話,問他想讓她在接下來的六個月中達到什么目標,并保證她會做到──不過要按照她自己的日程表。海麗回憶道:“我說我會8 點上班,6 點下班,并讓他保證,如果在下午5 點以后召開會議,就得在6 點前結束,第二天早上再繼續。”
海麗說,結果,這個辦法奏效了,而且她的團隊喜歡這種方式。她的老板后來成為法國依云(Evian) 的首席執行長以后,還想挖她過去工作。
女性高管應該怎樣幫助其他女性
好事達公司(Allstate) 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法務長米歇爾· 科爾曼· 梅耶斯(Michele Coleman Mayes) 說,我們應該允許其他人跟我們不一樣,并相信他們能成功,但這并不意味著女性就不用聽取批評意見。她曾經跟一位男上司說自己想當一名法律顧問,對方說她欠缺這方面的技能,當時她大受打擊。不過她沒有跟他爭辯,而是仔細考慮了他的意見,并承認他說得對。幾個月后,這位上司挖她一起去高露潔棕欖(Colgate-Palmolive Co.),并承諾助她一臂之力,讓她學習成為法律顧問所需要的東西。
成功的女性高管應該怎樣幫助其他女性?提供指導就已足夠,還是應該積極擢升更多女性進入董事會和管理層?
Rite Aid 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長瑪麗· 薩蒙斯(Mary Sammons) 指出,男性多年來一直運用私人關系幫助彼此獲得職位和董事會席位。因此,在幫助Rite Aid 走出困境并成為其最高領導人以后,她有意讓一位女性進入了董事會。她還得出這樣的結論:讓更多的女性聚集在一起是件好事,并在工作團隊和公司會議上加以實施。她說,這樣能確保女性提出的問題得到重視。
要做到這一點,女性需要找到領航者──這是她們常常做得不夠的一點。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 YoungLLP) 負責彈性和性別平等事務的主管比莉· 威廉森(BillieWilliamson) 說,自己職業生涯早期的一個錯誤就是沒能跟確定職位人選時說得上話、能夠舉薦的人建立這樣的關系。
但谷歌(Google) 主管全球網上銷售和運營的副總裁沙里爾· 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 說,這種領航也是雙向的。她有一次跟一位懷孕的得力下屬共進午餐,鼓勵那位下屬堅持下去。桑德伯格回憶道:“我跟她說我們多么不想失去她,我多希望她一切順利──我覺得自己是個很好的領航者。”
譯自2007 年11 月美國《華爾街日報》 “Women GetBetter At Forming Networ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