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年高職考輔導會計專業“3+ 證書”考證教育教學工作經歷中,筆者深深地感到:要管理好一個高職考的教學班學生的學習,使每個學生的思想和學習成績都同時得到提高,雖然有許多不同的途徑和方法,但有一種教育方法是相同的,那就是激勵教育,下面是筆者在職業學校高職生升大班中輔導會計專業“3+ 證書”考證時常用的激勵教育方式方法。
一、榜樣激勵
人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筆者每接任一個教學班,就從總體上確定要樹立幾個榜樣,然后從多方面細致觀察和分析每一個學生及這些學生的每一次作業、測驗、考試的答卷,對各個學生的優點進行小結歸納,要求其他同學們互相請教學習,同時也要求這些榜樣學生做其他同學的“小老師”,形成若干個“一幫一”學習小組,然后每次測驗時師徒間把錯誤的題目分別重做一次并進行“一幫一”學習小組排隊。
這樣做,每個小組成員都很認真地對待會計學科的學習,生怕影響了自己小組的名次,這種無窮的學習動力發自學生的內心深處。通常會使這些榜樣學生更加認真學習本專業的知識,學習成績有明顯的提高,也使被幫助的學生有了學習上的表率,在知識的學習上得到一定程
度的提高。
筆者常用這樣的方法,盡可能地在不同的時間及場合為學生樹立更多的榜樣,令更多的學生更有熱情和信心學習會計專業的知識,如此,良好的學習氣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比如,在最初進行增值稅專用發票、支票等原始憑證填制測驗時,最高分的小組平均分只有68 分,針對這種情況,筆者拿出兩天時間讓學生們自己看書學習,更正錯誤;第三天等筆者來分析試卷的時候發現很多人都懂了,還看到了不同版本的有關原始憑證填制的書籍。因為第一次測驗成績太差了,筆者評講完試卷后,馬上進行第二次有關原始憑證填制的測驗。結果有46 人得100 分,全班56人,有18 個小組兩個同學都得100 分。而且其余每個小組都有一個人是得滿分的。經過兩次測驗,同學們都很好地掌握了有關原始憑證填制的內容。
二、情景激勵
對未來的美好向往,人所共有。特別是處于花季的學生,對自己的前途、理想的想象是積極的、繽紛多彩的,也是多向的。筆者根據這一特點,對學生給予共性化的引導,要求他們看一些好書,如《哈佛女孩——劉亦婷》等,樹立遠大理想,注意培養自己的特長,分析做一名名副其實的現代大學生的必要性及優勝性,談人生的理想、奮斗精神、奮斗目標(并把目標具體化,即分成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這樣使學生思想振奮,再加上老師平時的督促和鞭策,學生學習的信心不斷得到提升。

例如,對每一屆學生,我們都組織其看一部短片《馬拉松》。在這個國際性的著名競賽中,選手們那種堅持精神使得很多職中學生受到鼓舞,在學習精神上受到鼓勵。本來有的學生想退學,看了這部短片后,打消了退學的念頭,選擇了繼續上學。
筆者所教的《會計》專業課本來是枯燥的學科,而且每一次作業都是通過做無數套題來完成的,但學生們毫無怨言,他們很認真、很有興趣地做完所有題目。筆者作為老師,對此感到非常欣慰。
三、表現激勵
勇于表現自我,是青少年的一個特點。筆者注重給每一個學生提供不同的表現機會,讓他們進行理論知識或實務的訓練。對做得好的大力表揚,甚至把有關這個同學其他好的方面也多講一點,使得同學們的閃光點越來越多,學生的表現欲也越來越強,學習的積極性當然再一次得到了提高。
筆者每一個月都組織進行一次科代表的競選,基本條件就是一個月以來最少有一次在測驗“一幫一”學習小組中排前三名或進步最大的前三名,他們要講出他們做科代表的決心、會計學科學習的好方法、管理班級學習的方式方法,成績提高的幅度多大、對差生的具體輔導方法等。
四、競爭激勵
有競爭,才有發展,才能提高。每次筆者講完一個章節,都要進行一次嚴格的測驗,并進行排名,還要與前幾次測驗進行對比,大力表揚進步的同學,也經常請同學們在班上談學習經驗,凡是被邀請談經驗的同學通常會更努力地學習,其他同學也會受益良多。我們還在班上公開地為每個同學選一個學習上的競爭對手,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局面。這種競爭激勵,給班級學習會計專業課帶來了生機,帶來了活力。
五、信賴激勵
要讓學生信賴老師,老師首先得信賴學生。平時,筆者與學生一起談論什么是真誠、什么是正直、什么是自覺等話題,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并力求達成共識。筆者把同學們的認識和見解藏在心里,作為他們的座右銘。在此基礎上,筆者要求學生做到“所言和所行一個樣,校內和校外一個樣,有教師管和無教師管一個樣”,表明對同學們充分信任的態度。有了信賴,同學們自律的多了,相互監督的多了,大家的自覺性也增強了。
六、情感激勵
愛學生尤如愛子女,這是做教師的基本品質。筆者在教學和管理中,舍得感情投資。平時,筆者從不隨意批評、指責學生,而且盡力當學生的良師益友。筆者經常說:“我希望你們提出的問題是我不懂的,我永遠都相信我的學生比我更優秀、比我更出色。”職中學生雖然在很多方面還不是很成熟,文化基礎知識不扎實,但他們的情感世界是十分豐富的。教師如果愛學生,學生就會主動親近你,對你無話不談。師生的情感貼近了,教師就能了解學生真實的情況和內心世界,學生也會隨時向你傾吐肺腑之言。老師對學生的建議也就容易聽進去了,學生學習的用功程度會加倍。
而家長對學生的情感激勵也發揮著一定的作用,父母在生活中有著經常與學生接觸的優勢,因此,父母時常給予孩子們鼓勵和贊賞,顯得尤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學生有一定的進步時,筆者會上門家訪或電訪,告訴家長學生的點滴進步。這種家訪效果很好。我們知道,孩子是“贊”出來的,老師和爸爸媽媽都說自己好了,肯定是好的了,所以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學習的勁頭特別大,而且不但在學校努力學習,在家里也會很認真地學習,因為他們都會“好”給老師和爸爸媽媽看的;大家都說他們能“更上一層樓”、“很不錯”“不斷進步”,他們就會“更上一層樓”“很不錯”“不斷進步”。那個時候學生身邊的親戚、朋友也就慢慢地知道了他們的進步,他們也還會或多或少地受到不同程度的鼓勵和贊賞,這就是我們所講的“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結合的具體表現。例如,筆者任教的會計04(2)班有個同學叫李釗華,筆者對他多次使用這種方法,發現不但他的會計學科學習好了,其他學科課程的學習進步也很大,后來筆者還了解到,他在上每一門課時都比以前更用心聽了,作業也非常認真,連他很不喜歡的英語課的學習進步也很大。在今年的高職考中他以373 分排全校的第九名(全校考生164 人)。
七、成功激勵
成功激勵,能給人帶來自豪、幸福等美好的感受,可鞭策成功者不斷進取,及時、充分地肯定學生的優點、進步或成功,也是激勵學生的良好方法。
一門課程是否令學生喜歡學、用心學,除了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外,還要有良好的教學方法,采取更多的精神激勵手段,使學生對教師悅納、崇拜,這樣才能夠做到教學相長。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鄭敬詒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