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藥》再獲“十佳自然科學期刊”稱號
新年伊始,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聯合發出《關于表彰第六屆廣西優秀報刊的決定》,《家庭醫藥》再次獲“廣西十佳自然科學期刊”殊榮。近年來,《家庭醫藥》刊物質量和影響力逐年提高,這一方面是有強有力的專家作者隊伍做保障,另一方面,跟廣大讀者朋友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今后,《家庭醫藥》將繼續保持權威、實用、通俗、誠信的辦刊風格,在普及醫藥知識、指導讀者就醫選藥的同時,致力于向讀者傳播最新的健康觀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真誠為讀者服務,切實做到讓老百姓“看了少生病,病了少花錢”。
■ 來信照登
《我來薦方》專欄好
安徽黃山市秦飛:我是《家庭醫藥》的老讀者,每當我讀到貴刊上的《我來薦方》,總有一種親切感,《我來薦方》是深得群眾青睞的好欄目。
如今,報刊林立,關于衛生、保健方面的刊物越來越多,這對保障人民身體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應該看到,醫學科普刊物如何進一步密切聯系讀者,滿足他們的衛生保健需求,也的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家庭醫藥》雜志注意研究、探討讀者心理,并通過《我來薦方》使一些普通作者有發表文章的機會,把蘊藏在群眾中的一些有價值、療效好、患者又急需的土方、驗方、秘方公布于眾,并請專家進行點評。這就使刊物能夠貼近廣大讀者,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
辦好一個刊物應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讓更多的人關心、參與。祝愿《家庭醫藥》雜志在這一方面繼續大膽地做出新的嘗試。
《家庭醫藥》是我的家庭保健醫生
重慶潼南縣盧定邦:我是《家庭醫藥》雜志的老訂戶,學習后受益非淺。這里舉一例加以證實:2006年我腹瀉半年多,去過幾個醫院,做過全消化道造影檢查,都沒有找到腹瀉的原因。后來,我翻閱了《家庭醫藥》有關腹瀉的介紹,按書中專家的指點去探索。經過多次論證才發覺,不吃隔夜剩菜特別是隔夜的綠葉菜和冷的肉類后,就不腹瀉了。去年,我又學習了《家庭醫藥》2007年第2期第9頁所講“剩菜隔夜有毒鹽,不要再往肚里填”,進一步明確了腹瀉的原因,也懂得了忽視這方面的衛生知識后果極其嚴重。我深切地體會到《家庭醫藥》雜志是我的家庭保健醫生,每時每刻都不能離我身,我要永遠訂閱《家庭醫藥》雜志,并向廣大群眾宣傳,使大家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為人類貢獻力量。
更易讀些 更實用些
上海市浦東新區葉夢生:訂了看了三年的《家庭醫藥》,我從周圍的讀者那里了解到,他們喜歡看簡單明了、容易實踐的文章,如特別策劃、專家評藥、用藥之道、妙方精選、養生保健、營養食府、有獎征文等專欄的文章。
為此我提出以下建議:(1)盡可能使文章淺顯易讀、易實踐;(2)更接近農村讀者的需求,刊登農村中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防治知識,選登更多易操作、價廉的藥方;(3)轉載其他報刊的好文章;(4)每期推出讀者現身說法的防病治病的訣竅,養生保健的經驗做法,開展有獎訂閱等活動。
■ 讀者視點
別讓“送醫”走了樣
前不久,一家醫院來到筆者所在的山東省平度市農村開展送醫活動,按說這是一件農民朋友十分歡迎的事情,但卻引來了不少農民朋友的怨言。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家醫院打著醫療下鄉的幌子,假借為農民服務,實際目的卻是到農村“撈錢”。在為農民“義診”時,本來是很小的病,卻將病情人為擴大化,讓農民多買藥、買貴藥;有的農民身體健康,卻被診斷為慢性病,不由分說地開上一大堆藥品。活動結束后,不少農民都花了冤枉錢。
部分醫療機構之所以組織送醫活動,也有開辟農村醫療衛生市場,增加收入的目的。這樣一來,在為農民看病時,就不可避免地以賣藥為主要目的。在一次送醫活動中,筆者的堂嫂在看婦科病時,醫療小分隊竟一次給她開了半年的藥,醫生的說法是“省得經常上城里買藥”。沒想到的是,吃藥半個月沒有見效,堂嫂反而出現了不良反應,剩下的藥無法退回,既造成了浪費,又傷害了身體,最后只能自認倒霉。
另外,許多常見病用較便宜的藥就能治好,而且農民本來收入就不高,下鄉送醫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使農民受益。然而,一些醫療小分隊下鄉所帶的藥品,低價藥少,高價藥倒是挺多,有的甚至比城里的還貴。我們村一位70多歲的老頭,患了輕微感冒,醫療小分隊的醫生“刷刷”給他開了90多元的藥。下鄉賣高價藥,從服務農民的角度來講,不免與國家所號召的宗旨背道而馳。
在此,筆者呼吁還送醫活動本來的面目,讓更多的農民從中受益,幫助農民擺脫“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困境。
(山東平度 王濤)
《家庭醫藥》專家團、編委會成員
馬沛然山東省立醫院兒科教授
方鳳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兒科教授
王鋼江蘇省中醫院教授、主任醫師
王懷良中國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
尹常健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田庚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
龍啟才中山大學藥學院教授
莊輝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微生物學教授
朱光斗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性病科教授、主任醫師
劉興洲北京三博復興腦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
劉尊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教授
汪宗俊復旦大學藥學院研究員
楊蕊敏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老年病科教授
陳可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教授
陳圣祺上海市楊浦區精神衛生中心院長、主任醫師
陳國偉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教授
鄒節明國家衛生部藥典委員會委員
張禮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藥學會原副理事長、
北京大學藥學院原院長
張國璽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張柏和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教授、主任醫師
張家慶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內分泌科教授
陸道培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副會長、
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所所長
李力第三軍醫大學附屬大坪醫院婦產科主任、教授
李剛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科副主任、教授
李小毛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產科主任、教授
李文益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兒科教授
李宗浩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救援醫學會會長、教授
楊秉輝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顧問、教授
林慶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兒科教授
林志彬國際藥理學聯合會執委會委員、
中國藥理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
林建華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教授、主任醫師
鄭安琳上海華東醫院心內科教授、主任醫師
胡大一同濟大學醫學院院長、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教授
胡佩誠北京大學醫學部心理學教研室主任、教授
郎景和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教授
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會長、
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教授
洪昭光北京安貞醫院老年心血管病診療中心教授、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副會長
顧景范中國營養學會原理事長、教授
郭應祿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京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長、教授
徐家裕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瑞金醫院消化內科教授、
主任醫師
殷明德江蘇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教授、主任醫師
唐步堅廣西醫科大學原校長、教授
黃象謙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內科教授
董家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肝膽外科教授
(按姓氏筆畫為序)
社長、總編輯蘇中
副總編輯陸欽堯
總編助理余濤
編輯部主任譚翔
編輯部副主任李衍
編輯張宇于嘉男楊春霞
阿梅李育才
美術編輯陳飛鴻
廣告部副主任鄭容梅
客戶經理劉彥伶 李建
發行部副主任馬政 陸麗昕
主管/主辦廣西科學技術協會
出版單位家庭醫藥雜志社
社址南寧市古城路31號
郵政編碼530022
網址www.jtyy.com
傳真0771-2619194
編輯部電話0771-2623155
發行部電話0771-26231932619194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 45-1301/R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671-4954
國外發行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
國外發行代號5308M
廣告經營許可證4501004000146
總發行廣西區書報刊發行局
湖南省報刊發行局
重慶市報刊發行局
郵局訂閱代號48-69
發行范圍國內外公開發行
訂閱處全國各地郵局(所)
印刷廣西民族印刷廠
出版日期2008年4月1日
訂閱價4.00元
零售價4.50元
廣告、發行:重慶科衛健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重慶市渝中區雙鋼路3號科協大廈11樓
電話:023-63658888轉33097、33098
合作網站
書生網:www.shusheng.cn
看看網:www.kankan.com.cn
博看網:www.bookan.com.cn
本刊在新加坡共和國出版并同步上市
新加坡辦事處 Home Medicine Publication
Add: 896 Dunearn Road, #04-02A,
Sime Darby Centre, Singapore 589472
TEL:+65-64694055 FAX:+65-64691445
本刊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