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短的一年時間,對于漫漫人生而言,是個短暫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時間,對于悠悠歷史長河而言,更如其中一滴水一般,轉瞬之間即消逝在滔滔波濤之中,但就是在這不起眼的12個月,因為一個新領導班子,丹陽市農行埤城分理處發生了顯著變化,取得了不菲的業績。
從2007年4月開始,張正明主持埤城分理處工作,成為“當家人”。一年多來,他帶領分理處一班人,結合埤城實際情況,全面落實了上級行下達的各項指標,切實做大了負債業務,做優了資產業務,做強了中間業務,做實了基礎管理,堅持服務地方經濟不動搖,堅持服務“三農”的宗旨不動搖,團結拼搏,克難制勝,各項指標均比上年同期有了明顯提高,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態勢,較好地樹立了農行新形象。
一點不夸張地說,農行埤城分理處的文明服務、優美環境在丹陽市各鄉鎮農行營業網點并不多見。如今,當您到該分理處營業廳辦理存貸業務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的營業環境,緊接著會受到工作人員的熱情服務,這使客戶倍感親切。
人的素質,決定事業的興與衰。自2007年4月主持埤城分理處工作一年來,張正明做到了革故鼎新,知難而進,腳踏實地,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用嚴格的制度約束人,用模范的行動帶動人。身教勝于言教,無聲的行動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埤城分理處形成團結實干,開拓進取的濃厚氛圍。埤城分理處經營業績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打開該處的統計報表,你就會露出贊賞的目光,截至2007年底,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達20906萬元,比年初凈增了7906萬元,實現了市場份額第一,其他各項指標較好地完成上級行下達的各項目標。
成績的取得是汗水和心血澆灌的結果。張正明經常這樣要求自己:人是平凡的,但工作不能平凡,這就是他的人生信條。屈指數來,他在農行戰線已工作了近15個年頭了,這些年來,他在各種工作崗位上,牢固樹立了“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工作理念,時刻以一名優秀金融工作者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勇于探索,大膽實踐,對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茍,恪盡職守,對客戶滿腔熱情,細致入微。無論是在新橋農行做記賬員、出納員、綜合員、信貸員,還是在后巷農行做信貸員,乃至到埤城農行做信貸副主任、主持工作的領導,他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高水平的工作狀態,工作無任何差錯,幾乎年年都是先進工作者。由于忙于工作,他對父母和家庭難以盡到責任,好在他有一個理解、支持并與他同行的好妻子,他的妻子任敏現在丹陽農行營業部工作,曾和他在新橋農行并肩戰斗,全力當好賢妻良母,支持丈夫的工作。
張正明在學習上從不滿足,從江蘇省農業銀行學校畢業后,做到重學習,勤實踐,又先后參加了大專和本科學習,取得了助理經濟師職稱。
埤城分理處盡管處在丹陽沿江經濟重鎮,但由于種種原因,業務經營發展步伐一直滯慢。到2005年底存款余額只有五千萬。張正明2006年10月來到后凝聚合力,當年就將組織資金搞上去,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3億。擔任“一把手”后,他堅持抓重點,求突破,穩健經營,加快發展,體現在一是抓存款,視資金組織工作為第一要務;二是抓信貸,管好用好信貸資金,具體措施有加強信貸基礎管理、積極拓展低風險信貸業務,抓好信貸員隊伍建設;三是抓會計核算質量的提高,深入開展創“三優”服務活動和崗位練兵活動,確保安全無事故發生……正是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嚴格的內部管理、完善的激勵機制、嚴明的組織紀律、旺盛的工作熱情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從而使埤城分理處出現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好成績,2007年底存款余額突破2億大關。
古語說,厚德載物,天道酬勤。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張正明用不怕吃苦、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打動著埤城分理處每一位員工。局面打開了,業務發展了,效益上去了,員工進步了,這不僅體現了張正明的人生價值,也繪就了埤城分理處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