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市吹響了創建江蘇省區域教育現代化的號角。借著這股東風,潤州人搶抓機遇、創新克難,以奮進的姿態,為實現潤州教育跨越發展譜寫華彩樂章。
凝心聚力,推進潤州教育跨越發展
教育涉及千家萬戶,惠及子孫后代,再窮不能窮教育。本著這樣質樸的理念,潤州區委、區政府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把實現教育現代化視作造福一方的政治責任,視作對領導干部能力、作風的檢驗,視作執政為民理念的重要體現。
該區成立了創建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先進區領導小組,召開了全區創建動員大會,形成了創建工作月例會制度和定期督查、通報制度。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由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抓落實。在區委書記莊兆林、區長王冬生等領導的大力關心下,區教育局、鎮(街道)及相關部門分別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和具體的工作措施,建立了“目標分解、責任明確、督查及時、考核嚴格”的工作機制,不斷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步伐。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經常深入基層學校,對薄弱學校改造、師資隊伍建設等工作提出指導性意見,科教優先在該區得到了充分體現。
搶抓機遇,加快區域教育現代化進程
一是多方籌措資金,不斷加大教育投入。緊緊抓住省中小學危房改造、布局調整、“三新一亮”、“六有”、“校校通”、“四配套”等系列項目工程建設的機遇,通過申報立項、超前實施、率先完成,爭取各項專項資金和市財政配套,拓寬教育建設資金投入渠道,全面改善教育基礎設施,提高區域品牌學校的占比。
二是注重統籌發展,各類教育齊頭并進。3-5歲幼兒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初中畢業生升學率、19周歲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等指標均已超標完成,職業教育專業特色日益彰顯,社區教育工作不斷推進。
三是注重均衡發展,教育公平扎實推進。硬件方面,高標準完成了4所薄弱學校和朝陽樓幼兒園的改造。還新建了金山小學、區文化館、區圖書館。實驗學校的擴建工程、實驗學校魅力之城分校的建設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軟件方面,建立了骨干教師到農村或薄弱學校任教服務等多項制度,促進了城鄉之間、校際之間教育的均衡發展。
四是注重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深入實施。堅持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重抓養成教育,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德育體系;狠抓規范管理,形成了“安全、文明、健康、和諧”的育人環境;巧抓教育質量,素質教育成果豐碩。
五是注重督查考核,創建進程不斷加速。
創新克難,譜寫2008教育新華章
一、優化區域布局調整,完善全區教育裝備,實現辦學條件均衡發展。
“優先發展教育”在潤州絕不是一句空話。區委區政府克服了一切困難,2007年和2008兩年總計投入1億6千多萬元,竭力把全區各校的辦學條件全部改善到位。
建設工程有序推進。潤州區教育局與市教育局簽訂了市旅游學校、市中山中學土地校舍劃轉的協議,寶蓋路中心小學將遷入旅游學校,中山西路小學、太古山小學、何家灣小學將合并遷入中山中學,目前兩校改造工程已經開始實施。5月,鎮江實驗學校的綜合樓工程已全面進入內外裝飾階段;區圖書館全面交付;七里小學、李家大山小學、孔家巷小學和潤州中學的綜合樓全面開工;金山實驗學校、官塘中學、官塘橋中心小學等多所學校的維修改造工程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教育裝備高標配備。潤州區在全市區域網內率先建設了潤州教育博客網,并為全區所有中小學免費安裝了自主學習平臺和協同辦公系統,在區教育局服務器上安裝了初中、小學教學資源庫,電子圖書和自主建站系統。5月,蔣喬小學、官塘橋中心小學等11個布局定點的學校的實驗室、圖書館(室)、藝術專用室、體育器材室、信息技術和勞動技術專用室這“六配套”工程已經全部到位。8月,所有學?!傲涮住睂⑷康轿弧=衲?月開學時,全區將實現“班班通網絡、教師人手一機”的目標,同時建設安裝好區域視頻會議系統、教育資源點播系統、教學輔助系統和教育管理系統,全力推動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二、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力鍛造師資隊伍,實現辦學水平的均衡發展。
讓城鄉所有孩子都享受優質的教育,是老百姓對教育的熱切期望,而實現區域教育現代化正是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最好契機。
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立足于全面提高學生終身發展所必備的基本素質,出臺了《潤州區中小學素質教育實施測評細則》,把素質教育的目標要求進行細化,分學科、分年級、分項目列出具體的實施要求和分年級的測評要求,促使各校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注重科學地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切實加強教育教學過程管理和教學質量監控。同時,潤州區教育局每年拿出20萬元幫困助學基金,切實保障困難群體平等受教育的權利。
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一是切實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高度關注學校干部的產生、培養、使用、考核這一過程,建立好校長任期目標責任制、校長競爭上崗制,大力推行中層干部培養機制,實行干部競聘上崗制、掛職鍛煉制度。今年4月,組織了部分校長、主任到常州、南京等地掛職學習。二是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加大對骨干教師、名師和名校長的培養、使用、獎勵力度,切實發揮骨干的輻射作用;重點加強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的師資建設,縮小城鄉區域及校際之間的差距,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充分發揮示范學校的引領和輻射作用,省市示范校與農村學校、薄弱學校結成對子,形成優質資源共享、支教合作的長效機制;積極建成有利于人才儲備的動態引進機制。
三、大力發展幼兒教育,確保職校進檔升位,實現教育結構的均衡發展。
潤州區確立了抓兩頭(幼兒教育和職業教育)、促中間(義務教育)、強整體(整個教育體系)的教育發展思路,努力構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全方位、多樣化、復合型的終身教育體系。在繼續重視義務教育的同時,密切關注幼兒教育、職業教育、社區教育的發展。
幼兒教育優質化。家長把孩子送到軟件、硬件都很過硬的省優質幼兒園,讓孩子接受正規的保教,養成良好的習慣,對以后的成長有深遠的意義。為使全區60%的幼兒園都建成省優質幼兒園,潤州區教育局一方面對不合格的幼兒園進行整改、關并,另一方面專門成立了省優質園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加大力度,加大投入,積極爭創省優質幼兒園。該局派出專人到各民辦幼兒園蹲點,對照驗收標準進一步加強督查和指導,促使各園軟硬件同時達標。同時,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請金壇幼教專家到該區進行專門指導,組織各創建園到外地學習取經。2008年,區政府將婦聯創辦的兩所幼兒園劃歸教育局,教育局又按照省優質幼兒園標準新建了蔣喬幼兒園、南徐新城幼兒園、中山西路幼兒園、一泉幼兒園等5所公辦幼兒園,全區公辦幼兒園達到了9所。目前各園所已確定籌建負責人,教師招聘工作也在有序進行,9月1日將正式開學。各鎮、街道在省優質園創建工作中也行動迅速,形成了濃厚的創建氛圍。
職業教育特色化。鎮江實驗學校魅力之城分校竣工后,潤州中學將并入該校。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按照全面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發展思路,市第三職教中心將搬遷到潤州中學校址。目前該區即將投入3000多萬元進行綜合實訓樓等基本教學和生活設施建設,同時走聯合辦學之路,以電子技術應用等特色專業為突破口,加強專業現代化建設,建設符合國家重點職業中學的師資隊伍,逐步建成符合國家級標準的三星級職業中學,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
終身教育社會化。區政府多次組織各鎮(街道)領導召開教育現代化工作交辦會,高度重視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積極推進社區教育中心創建工作。各社區教育中心的校舍基本到位,社區教育中心專職教師和管理人員也已到崗工作,區教育局定期對各社區的成教工作進行指導。
潤州人,正滿載著嶄新的希望,以強烈的責任意識、時間意識和協作意識,一步一個腳印,走在教育現代化的大道上。潤州教育,必將隨著城市行政中心的西移,煥發出奪目的光彩,彰顯出獨特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