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FID技術概述
射頻識別技術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自動識別技術在無線電方面的具體應用,即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對目標加以識別。一個典型的RFID系統一般由RFID標簽、讀寫器以及計算機系統等部分組成。
二、RFID技術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的射頻識別技術還處于一個起步階段, 從頻率上看以低頻和高頻應用為主,這是由于該類頻段RFID技術門坎較低,產品應用成本也較低,而且在中國第二代身份證和智能交通卡等項目帶動下也加快了低頻和高頻RFID在其他領域的應用,但是目前這一頻段產品同質化程度高。超高頻RFID應用現在也開始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雖然我國目前在超高頻芯片的研發上還比較薄弱,但是政府非常重視超高頻標準的制定和芯片的研發,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好的閉環應用效果。
三、我國RFID技術應用發展面臨的瓶頸問題
RFID是一門新興的技術,應用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其中標準和頻段問題近年來一直是我國RFID發展的主要瓶頸:
1.標準問題
目前,RFID還未形成統一的全球化標準,市場為多種標準并存的局面,國際上主要存在兩大技術標準陣營:一個是美國的Auto ID Center (EPCglobal);另一個是日本的Ubiquitous uitous ID Center(UID)。前者的領導組織是美國的EFC電子產品代碼環球協會,旗下有沃爾瑪集團、英國的Tesco等100多家歐美的零售流通業巨頭;而UID主要由日系廠商支持,有日本的電了廠商、信息企業和印刷企業等總計達352家。當前歐美標準EPC global 和日本標準UID都還處在初級階段,各標準間互不兼容,如美國的RFID 標鑒的信息位數為96位,而日本為128位。
不僅EPCglobal、UID,還有包括ISO在內的世界五大標準組織都在出面制定自己的RFID相關標準。并都試圖把自己的標準變為國際標準,在全世界范圍內推廣開來。毋容置疑,誰率先制定出完善的標準體系,誰的滲透力強,誰就能在未來的產業鏈條中占據制高點。
中國采用什么樣的RFID標準是目前業界最緊迫也是最有爭議的問題,我們必須取得RFID標準的話語權。如果不抓緊制定自己的RFID標準,那么RFID的巨大利益就會從中國溜走,我們不能想象將中國的實時信息儲存在外國的服務器上進行檢索的狀況,但是,我們也不能將自己和其他國家孤立開來,因為制定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RFID標準固然可以使國內企業節省標準使用費,且不受制于人,但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的“制造中心”,很多產品要出口到國際市場,我們不能期望國際市場都來支持中國的RFID標準,因此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根據中國國情,制定一套既能與國際兼容,又具有中國特色的RFID標準,有利于縮小在RFID領域與國際技術間的差距,為中國的企業在RFID領域爭取更多的主動權。
要把我國RFID標準推廣到其他國家,甚至成為國際標準,可行的道路是:首先標準要與國際兼容,同時由政府出面要求與我國進行貿易的外國企業,使用符合我國RFID標準的電子標簽。試想,中國有這么大的市場,一旦中國自己制定的標準誕生了,那么其使用總量要比現在的任何一個已有標準都大得多,也就極有可能被世界標準組織所接受。
在制定我們自己的RFID標準時有兩句話應該謹記:“如果我們自己不放棄自己的標準,沒有人能打敗我們”;“國家信息安全高于一切,國家利益高于一切。”
2.RFID的工作頻段問題
對一個RFID系統來說,它的頻段概念是指讀寫器通過天線發送、接收并識讀的標簽信號頻率范圍。從應用概念來說,射頻標簽的工作頻率也就是射頻識別系統的工作頻率,直接決定系統應用的各方面特性。
目前,RFID在國內的應用普遍是基于低頻和高頻的應用,而RFID在商業物流方面的大規模應用是基于超高頻段的。當前國際上在超高頻段的RFID技術主要使用430MHz左右和860MHz~960MHz兩段頻率,但在我國430MHz頻段屬于專用頻段,現階段開放此頻段的RFID業務的條件不成熟;860MHz~960MHz頻段的主要業務為固定和移動,次要業務為無線電定位。我國在這個頻段上已經沒有空閑的頻率直接規劃給RFID使用,因此,信息產業部劃定840MHz~845MHz和920MHz~925MHz為超高頻段我國RFID技術的具體使用頻率。
國家出臺制定的雙頻段超高頻標準,800MHz貼近歐洲等地區標準、900MHz貼近美國等地區標準,這樣就可以兼容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RFID標準,且保有自己的特色。
對于過去國內超高頻生產制造企業的915MHz讀寫器產品,其設計范圍大都是參照北美的902MHz~928MHz范圍進行的,很多是“跳頻”實現,因此,這些讀寫設備本身就包含了920MHz~925MHz的頻段,目前我們可以采用將讀寫器的跳頻范圍縮減到920MHz~925MHz的辦法來滿足我國對超高頻段的規定;而840MHz~845MHz目前尚不在ISO18000-6所規范的860MHz~960MHz頻段范圍內(但將來有很大可能包含在其中),現在我們可以做好研發工作,以便為未來中國自主RFID標準的使用做好技術準備。
四、結束語
RFID已成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技術之一,雖然該技術仍存在著一些技術和應用上的問題,但是,在強大的市場導向下,RFID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必將引起一場重大變革,它將成為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將最終成為我國企業發展方向的最大信息技術支持。所以我們必須在提高相關產業能力的同時,盡快制定RFID的國家標準,保證各廠家開發的RFID產品在容量、信息格式等方面的一致性。我國無疑將成為世界上電RFID的最大應用市場,這一技術將廣泛應用于商業、銀行、公共安全、航空、軍事等各領域,滲透到老百姓的個人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