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揭示政府采購中人員素質、人際關系和人事處理等人為因素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加強政府采購管理、提高采購效益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 商業貿易 政府采購 人為因素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采購是社會產品交換的一種必然過程,是社會消費的前置環節。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制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行為。政府采購既是政府行為,也是市場行為,它必然受價值規律、交易成本最小化、經濟利益最大化等經濟規律的支配,同時也必然受組織形式、采購方式、采購程序、采購當事人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與影響。本文從影響采購效果的人為因素的角度探討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問題。
人員素質問題。我國《政府采購法》中規定:“集中采購機構的人員應當具有相關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符合政府采購監督部門規定的專業崗位任職要求”。人是采購方案的制定者和執行者,采購人員的素質高低將最終決定采購的效果和效益。采購人員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決定著想不想做好和有沒有能力做好的問題。美國政府采購自1809年立法以來,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管理體制,政府采購執行主體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很好地維護和體現了用戶的權益和意志。這其中的一個重要保障因素就是美國政府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一支強有力的采購人員隊伍。它不僅具有較高的專業文化水平,而且是高素質人才的集合體。我國《政府采購法》2003年1月1日才開始實施,政府采購中操作層面上有許多問題有待深入探索,特別是采購人員隊伍建設亟待加強,采購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亟待提高。如果采購人員的政治素質不高,開始就沒想如何執行《政府采購法》、如何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和如何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等問題,而是想著如何送人情、怎樣得好處以及作表面文章、欺上瞞下的話,那采購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面對紛繁的采購任務和復雜的社會環境,即使采購人員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具有很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意識,很想把工作做好,但如果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不精通采購工作業務,那也很難做好采購工作。為此,各級政府必須把選人、用人、培養人當作政府采購工作的首要問題來抓,要把那些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品質好、作風正、具有較強業務能力的人選調到采購崗位上來,同時在使用中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廉潔自律教育和業務能力方面的培訓。
人際關系問題。政府采購屬于公共采購的范疇,政府采購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性資金,采購的主體具有公共性,與商業采購和私人采購等其它類型的采購相比更具復雜性。其中,人際關系是影響采購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采購法》第十二條規定:“在政府采購活動中,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供應商有利害關系的,必須回避。供應商認為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與其他供應商有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其回避”。這里所說相關人員包括招標采購評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競爭性談判采購中談判小組的組成人員,詢價采購中詢價小組的組成人員。這條法律規定的目的在于維護采購過程中的公平公正,避免采購過程中的舞弊行為,最終保證政府采購的良好效果。為此,采購人員和所有相關人員必須自覺遵守法律規定,監督部門應按照規定認真界定應回避的人員。與供應商有利害關系人員的回避問題是一個顯性問題,并且對此已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值得注意的是,在采購中還有許多涉及人際關系的隱性問題,也直接影響和干擾著采購工作的依法進行。比如: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的上級領導機關的同志對某個采購項目“打招呼”,提出對某供應商予以關照,采購人員及相關人員的同事、同學、同鄉、親戚朋友也可能會不時地提出種種要求等等。如果不能正確處理這些問題,本來想做好、也能做好的項目往往是做不好,輕則影響工作效果,增加采購成本,降低國家資金使用效益,侵害使用者利益,違背使用者意志;重則觸犯法律,損害政府形象,有悖于和諧社會建設。為此,從主觀上,采購人員和相關人員必須時時加強黨性修養,遵從法律法規、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從客觀上要有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機制約束,從而有效地擺脫政府采購工作中人際關系的困擾,把采購工作真正做好。
人事處理問題。實現公共經濟的經濟性和有效性是政府采購的最基本和首要的政策目標。根據經濟學理論,政府采購活動必須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的要求,必須兼顧經濟性和效率性的統一。如果政府采購沒有通過對“成本—效益”的比較而決策,沒有對采購的經濟性和效率性兼顧的考慮,沒有對政府采購效果的考核,那么,政府采購就失去了意義。能否實現政府采購的政策目標,人的因素是至關重要的。《政府采購法》第六十二條規定:“集中采購機構對其工作人員應當加強教育和培訓;對采購人員的專業水平、工作實績和職業道德狀況定期進行考核。采購人員經考核不合格的,不得繼續任職。”目前,在政府采購中普遍缺乏效果考核和評價機制,更缺乏對采購人員的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和業績的考核。沒有考核也就很難做出相應的人事處理,對于一些“不得繼續任職”的人員缺乏必要的人事手段,以致只有在違法違紀時才能做出相應處理,這對于政府采購的健康有序開展以及真正樹立其權威性的危害極大。為此,必須建立健全采購效果評價制度和采購人員考核制度,根據評價和考核的結果及時調整那些不適合和不勝任采購崗位工作的人員,從源頭上保證政府采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