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已經趨向柔性化設計,但是國內對柔性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卻很少。本文在前人對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研究的基礎上,嘗試設計出一種新型管理信息系統——柔性物流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基于企業組織的柔性管理環境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SOA服務技術而設計出來的,它能提供快速、安全、便捷、增值的服務,加大企業物流業務的科技含量,促進企業節約物流成本,從而增強企業的整體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 柔性管理 面向服務構架
一、引言
隨著全球市場的形成、知識經濟的出現及企業管理方式的轉變,企業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變化”成了當今市場的主旋律,如何提高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在變化環境中的生存能力成了企業成功的關鍵。本文用“柔性”這一術語描述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應變能力,逐步引申到企業柔性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
企業柔性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可定義為:企業物流信息系統對組織內部和外部環境變化的抗變能力與反應能力以及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信息系統的銜接能力。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企業組織的柔性和管理;二是柔性化信息處理系統。筆者試從上述兩方面內容來闡述企業柔性物流信息系統的構建。
二、柔性管理內涵與實施途徑
1.柔性管理的基本內涵
柔性管理指的是企業在市場機會和變化不斷變化、競爭環境難以預測的情況下,快速反應,不斷重組其人力和技術資源,獲得競爭優勢和利潤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以“人性化”為標志,注重平等和尊重、創造和直覺、主動和企業精神、遠見和價值控制。它能夠依據信息共享、虛擬整合、競爭性合作、差異性互補、虛擬實踐社團等,實現知識有潛到顯得轉化。
2.柔性管理的實施途徑
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企業必須對生產和經營過程進行重新審視和反思,不斷提高決策效率,從以下三個方面實施柔性化管理。
(1)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從員工內心生出激發起主動性、內在潛力和創造精神是實施企業物流柔性管理的核心資源。因此企業應重視人文管理,加大對員工知識學習培訓的投入,提高其責任感、主動性、挑戰性、紀律性和合作精神。
(2)以企業內部組織的柔性化和企業之間的動態聯盟為其組織特征,改革傳統的金字塔型組織結構,代之以少層次的網絡型的扁平化組織結構。網絡型的扁平化的組織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效率,加強了部門之間的相互溝通,提高了企業整體的反應靈敏度。
(3)通過建立虛擬組織,實現“強-強”合作。每個企業都具備自身的核心能力,虛擬組織之間通過集成企業的核心能力和資源,從而在管理技術、資源等方面取得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最終實現共贏。
三、基于SOA的柔性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構架簡單設計
在傳統的系統構架下,物流信息系統很難實現通暢的業務運作(只有在ERP環境下能夠部分實現),企業遺留的業務應用系統之間很難實現無縫連接。由于系統缺乏柔性,企業也不能隨著商業環境的變化迅速改變業務流程。而位于一體化物流體系中的供應商和物流公司等實體,在進行物流業務時,需要將交互產生的業務數據輸入到各自的信息系統中。在常見的實現方式中,使用接口系統或接口模塊來完成這種要求信息自流時,由于接口處數據緊密耦合,且難以修改或升級。通過采用SOA框架,企業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系統間的耦合,從而提高可重用性,提高業務的敏捷性、客戶滿意度以及企業之間的無縫連接,也就是企業物流系統的“柔性”。
1.SOA的技術特點
SOA是英文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即面向服務構架的縮寫。本質上說SOA體現的是一種新的系統構架,在基于SOA架構的系統中,具體應用程序的功能是由一些松耦合并具有同一接口方式的組件(也就是Service)組合構建起來的。
SOA服務具有平臺獨立的自我描述XML文檔。Web服務描述語言(WSDL,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是用于描述服務的標準語言。 SOA服務用消息進行通信,該消息通常使用XML Schema來定義(也叫做XSD,XML Schema Definition)。SOA基于標準化傳輸方式(HTTP和JMS),采用標準化協議(SOAP)進行調用。在一個企業內部,SOA服務通過一個扮演目錄列表(directory listing)角色的登記處(Registry)來進行維護。應用程序在登記處(Registry)尋找并調用某項服務。統一描述、定義和集成(UDDI, Universal Description, Definition, and Integration)是服務登記的標準。簡言之,SOA具有以下三大基本特征:
(1)獨立的功能實體。在Internet這樣松散的使用環境中,任何訪問請求都有可能出錯,因此任何企圖通過Internet進行控制的結構都會面臨嚴重的穩定性問題。傳統的組件技術,如.NET Remoting,EJB,COM或者CORBA,都需要有一個宿主(Host或者Server)來存放和管理這些功能實體。當宿主本身或者其他功能部分出現問題的時候,在該宿主上運行的其它應用服務就會受到影響。SOA非常強調架構中提供服務的功能實體的完全獨立自主的能力。常見的用來進行自我恢復的技術,比如事務處理(Transaction),消息隊列(Message Queue),冗余部署(Redundant Deployment)和集群系統(Cluster)在SOA中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大數據量低頻率訪問。對于.NET Remoting,EJB或者XML-RPC這些傳統的分布式計算模型而言,他們的服務提供都是通過函數調用的方式進行的,一個功能的完成往往需要通過客戶端和服務器來回很多次函數調用才能完成。在Internet的環境下,這些調用給系統的響應速度和穩定性帶來較大的影響。針對這一問題,SOA系統推薦采用大數據量的方式一次性進行信息交換。
(3)基于文本的消息傳遞。在COM、CORBA這些傳統的組件模型中,從服務器端傳往客戶端的是一個二進制編碼的對象,在客戶端通過調用這個對象的方法來完成某些功能。但是在Internet環境下,不同語言,不同平臺對數據、甚至是一些基本數據類型定義不同,給不同的服務之間傳遞對象帶來的很大困難。Internet中大量異構系統的存在決定了SOA系統必須采用基于文本而非二進制的消息傳遞方式。基于文本的消息本身是不包含任何處理邏輯和數據類型的,因此服務間只傳遞文本,對數據的處理依賴于接收端的方式可以幫忙繞過兼容性這個的大泥坑。
此外,對于一個服務來說,Internet與局域網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在Internet上的版本管理極其困難,傳統軟件采用的升級方式在這種松散的分布式環境中幾乎無法進行。采用基于文本的消息傳遞方式,數據處理端可以只選擇性的處理自己理解的那部分數據,而忽略其它的數據,從而得到的非常理想的兼容性。
SOA體系結構有三個參與者和四個基本操作構成,如圖1所示。服務提供者是一個可通過網絡尋址的實體,它接受和執行來自使用者的請求,它將其服務發布到服務注冊代理中心,以便服務請求者發現和訪問該服務;當服務請求者從服務注冊代理得到調用所需服務的信息后,通訊在服務請求者和服務提供者之間進行,無需經過服務注冊代理。
2.基于SOA的柔性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架構實現
柔性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強調的是企業自身因內外環境的變化而對人員和管理系統做出的調整,更強調企業之間信息系統的銜接。基于SOA的柔性物流管理系統的目標是通過使用Web標準,實現應用程序間通用的互操作性,以及業務流程自動化。SOA松散耦合的集成模型包括企業到消費者、企業到企業應用程序集成中的各種系統的靈活集成,采用基于標準的可擴展的基于XML Schema的WSDL和WS-BEL(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 for web service)來定義流程。
一個典型的物流信息系統架構一般可以歸并為兩層;即基礎設施層和業務應用層,基于SOA的新架構在傳統的構架基礎上增加了兩層:業務流程層和業務服務層,業務服務層有特定的服務族、可復用的服務以及Web service 平臺組成;業務流程層有眾多跨部門的、端到端的業務流程和業務活動監督機制組成。基于SOA的物流管理系統實現如圖2所示。
業務服務層和業務流程層通過服務緊密聯系在一起,業務服務族對提供了粗粒度的業務務功能,它們能夠影射成業務流程中的任務:服務描述則為服務組提供了定義明確的接口,服務物之間的通訊采用XML格式的數據,獨立于業務應用系統。業務流程中,本地企業提供的服務在本地服務中心注冊,可由本地企業客戶端訪問,而需要提供給合作企業訪問的入伍,則發布到公共注冊中心,供外部合作企業訪問。請求服務的客戶端通過Web環境顯示用戶界面,利用SOAP客戶接口實現與服務提供防和服務注冊中心通訊,達到查詢能服務和幫定服務的目的。
SOA具有保標準化接口的服務,既可用于企業內部,也可用于企業外部及其他軟件。基于SOA服務的高度可重用性,大大降低了開發和維護系統的成本。參與平臺的各物流運作實體通過這種方式進行物流上的合作,可以達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同時,避免多次軟件開發。
四、結論
企業柔性物流信息系統使企業能夠快速響應市場的變化,為顧客提供快速、安全、便捷、增值的服務。它不僅能使企業物流反應速度的提高和物流時間的縮短,還能大大提高企業的客戶滿意度和對客戶訂單的反應度,從而增強了企業的整體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稻香:柔性管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
[2]馮周卓:走向柔性管理[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3]NEWCOMER E. LOMOW G. Understanding SOA With Web Service(中文版[M].徐涵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
[4]方江雄:基于SOA和BPM的ERP系統的研究與實現[J].計算機應用,2007(5),1264~1267
[5]劉源:企業物流柔性管理研究[J].物流技術,2003(6),15~16
[6]彭水華:MIS柔性及其體系結構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1(11),101~103
[7]李學軍:基于SOA的物流信息系統架構研究[J].網絡信息化,2007(1),104~10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