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對唐山市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現狀進行調查和研究,得出研究結論,有利于促進唐山市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為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和為普通高校體育改革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 體育消費 大學生 現狀
一、前言
體育消費是指人們在體育活動方面的個人消費支出。體育消費不僅是指人們買票去觀看各種體育比賽或體育表演,而更主要的是指人們為了取得身心健康、陶冶高尚情操、獲得美的享受、歡度余暇時間,促進人的體力和智力的全面發展而花錢去從事各種各樣與體育有關的個人消費行為。它包括觀賞型體育消費、參與型體育消費和實物性體育消費,體育消費已成為當今人們生活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研究大學生體育消費關系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并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為普通高校體育改革提供科學依據。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以唐山市內8所普通高校,非體育專業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每所高校抽取200名學生,其中男生100名,女生100名,共計1600名學生。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研究過程中筆者通過登陸中國期刊鏡像網和全國報刊檢索等方式,查閱了近3年各體育學報有關大學生體育消費文章,查閱了與本研究有關的文獻和論著。
(2)調查訪問法
①特爾菲法。對普通高校從事體育教育及管理工作的專家、學者進行與該研究有關的訪問。運用肯德爾和諧系數的公式對最后一輪專家問卷進行一致性檢驗,三級指標的信度系數均處于0.9左右,經卡方檢驗結果達到顯著水平,問卷效度值為9.23(10分制)(見表1)。
②問卷調查法。發放調查問卷1600份,回收問卷1476份,回收率92.3%,剔除無效問卷,有效問卷26份,有效率98%。
(3)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1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
三、結果與分析
1.唐山市大學生體育消費相關因素現狀的分析與研究
(1)唐山市大學生體育意識的現狀調查
對健康的需求是人們參與體育活動的前提,對體育與健康兩者間相關程度的認知,取決于人們的體育意識是否全面,體育意識是把健康需求轉化為體育消費行為的橋梁。調查表明,大學生無論男女,均對體育促進人的身體、心理、審美和社會性各方面功能的認識較全面,形成了一定的價值觀體系。其中女生在“形體健美、學習需要”等項的認識上略高于男子(見表2)。
調查還表明,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與體育聯系越來越緊密,即73.4%的學生認為人的一生應該經常鍛煉,有22.5%的學生同意這種看法,但表示自己做不到,有2.5%的學生認為只是在情緒不適時或在某種約定下去鍛煉,只有1.6%的人表示不接受這種觀念。
(2)對唐山市大學生體育消費意識的分析
經濟收入制約著人們的消費水平。大學生的經濟收入從廣義上應理解為學生家庭按月供給的匯款。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校園體育活動具有指令性機制特點,大學生將體育完全作為學校的公益事業來看待,“學校花錢,我鍛煉”這種觀念長期存在于學生們的頭腦里。隨著市場經濟對高校校園健身觀念的沖擊,傳統的校園體育管理活動方法和單一的無經濟性體育活動方式,已被多元體育活動中的有償性或“俱樂部”形式逐漸取代。但調查表明,13.6%的大學生“愿意個人花錢于興趣健身項目的學習”,50.2%的大學生受計劃經濟觀念的影響,認為“校園余暇健身活動應該完全是公益性的由學校投資和組織”,21.3%的大學生認為“學校應無償服務”,13.9%的大學生認為“應該由個人和學校共同投資”。“個人花錢于興趣健身項目的學習”這種體育消費觀念,仍然逐步樹立。制約大學生體育消費意識的因素主要來源于他們的經濟收入。
2.唐山市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的分析與研究
體育消費觀念在學生中已經逐漸形成,82.23%以上的學生“愿意在體育消費上進行投資”。說明多數學生對體育消費從認識上持積極態度,具有一定的體育消費理念,但尚有17.77%的學生持“不愿意”與“不好說”的態度,對這一群體的大學生在認識上,應積極引導幫助。65.6%的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用在301元~400元,16.44%的學生在401元~600元之間,平均400元左右。大部分(60.05%)學生每月用于體育活動的消費在20元以下,其中34.19%的學生在每月10 元以下。由于學生屬于消費群體,其自身收入并不多(或者幾乎沒有),如按體育消費平均10元計算,約占月消費的3.5%,顯然體育消費水平并不高(見表3)。
(1)觀賞型消費
為了觀看運動競賽、體育表演而購門票的費用通稱觀賞型體育消費。調查中發現,唐山市內大學生在2006年,占調查人數38.97%的大學生花錢觀看過比賽。其中男生占2.73%,女生占23.90%。家庭收入卻對此項支出造成很大的影響。
(2)參與型體育消費
人們為了強身健體、形態健美、娛樂休閑、促進體力和智力的協調發展而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其支出的費用為參與型體育消費。本文主要調查了大學生參加校內和校外的休閑娛樂健身方面的項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網球、游泳、跆拳道等消費項目。消費集中在校內每次10元以下的檔次,占66.87%的比例:校外的參與型體育消費集中于每次20元以下的檔次,占57.72%的比例。
(3)實物形式的體育消費
人們在參與體育活動中消耗的實物產品,主要包括運動服裝、運動器械、器材等實物消費。實物消費是大學生體育消費的主要形式,男女生在實物性體育消費方面沒有顯著差異。幾乎所有大學生都被動參與過實物形式體育消費,在購買體育器材、設備、用具等方面有32.36%的大學生沒有此項開支,在購買體育用品的大學生中,男生占54.23%,女生占45.77%。目前主要集中在100元以下檔次,運動服裝和鞋子的消費比例占調查人數的82.24%。
(4)唐山市大學生體育消費場所的現狀分析與研究
體育設施是體育消費的場所,體育設施數量和質量是制約大學生體育消費的重要原因,調查顯示73.86%的大學生們普遍感到體育場地太少,且占用體育場地的現象時有發生,高校體育場地基本上為男生所獨霸,女生活動場地很小。高校應繼續加大投入,興建體育健身娛樂場所,以合理的價位和優質的服務滿足學生的體育消費。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通過對大學生體育消費現狀的調查分析可知,大學生體育消費觀念的不斷變化,使體育消費水平呈逐年增長趨勢。購買體育服裝和鞋是主要的體育消費,大學生的體育消費結構呈多層狀。
大多數學生已具備良好體育意識和自學的體育消費行為,但處于低消費階段,不少學生的體育觀念淡薄。高校應加強對學生體育消費意識的培養,引導更多學生參與體育運動。
2.建議
體育活動作為一種增進健康、消除疲勞、愉悅身心的獨特有效的方法,已越來越被學生所接受,學校應加大力度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使之樹立科學、健康的體育消費觀。
高校體育的任務是教會大學生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灌輸“健康第一”和為健康投資的理念,培養終身體育的能力。轉變大學生的體育價值觀,擴大高校體育消費市場。加強場地建設,營造良好的體育活動氛圍,從而促進高校體育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鐘天朗:體育經濟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9
[2]于振峰:對我國體育消費現狀的研究[J].育科學,1999,19(3):30
[3]趙書祥:北京市海淀區城市家庭體育消費結構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24(3):29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