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重慶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文化資源,但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目前仍處于一種無序開發的狀態。通過對重慶市體育旅游資源的現狀分析,提出了重視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市場地位、打造特色、樹立品牌、建立人才和中介結構等開發策略。
[關鍵詞] 重慶市 體育旅游 資源開發
重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四個直轄市,社會經濟發展理應成為中國城市發展的典范,在國家宏觀政策的支持下,以區域發展拉動、輻射周邊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是直轄市發展過程必須兼顧和體現的中心功能。市場經濟的發展是以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社會需要建立起來的“自主”市場,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催生了體育市場,現代文明的全球化傳播使中國體育市場在中國市場中具有了一定的占有量。體育旅游市場是體育市場的重要產業,而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以及體育旅游市場的培育是影響體育旅游經濟發展的關鍵,本文就重慶市區域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重慶市體育旅游資源概況
1.重慶市人文地理概況
重慶市轄區東西長470公里,南北寬450公里。地界東臨湖北、湖南,南接貴州,西靠四川,北連陜西。重慶幅員遼闊,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坡地面積較大,成層性明顯,分布著典型的石林、峰林、溶洞、峽谷等喀斯特景觀。主要河流有長江、嘉陵江、烏江、涪江、綦江等河流,尤其以長江三峽為人們旅游素熟知,是重慶著名的旅游景點。重慶市幅員面積8.24萬平方公里,下轄40個行政區縣(自治縣),有19個區,21個縣,總人口3000多萬人,包括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滿族、彝族、壯族、布依族等49個民族的居民生活,以漢族為主,典型的多民族區域共存。因此重慶也就擁有多民族的文化,漢文化與民族文化的共融與創新使重慶擁有了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
重慶市是一個古老的城市,有著三千多年的文明史,蘊涵豐富的民族文化。巴渝文化是長江上游最富有鮮明個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國在歷史的發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除了具有悠久歷史的巴文化,重慶還有紅色文化、陪都文化、長江文化,更有享有盛譽的美食文化。這些古老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并存,使重慶成為一個富有多元文化的城市,也為重慶體育旅游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文化基礎。
2.重慶市體育旅游資源狀況
體育旅游分為參與型體育旅游和觀賞型體育旅游,參與型體育旅游是指現有體育旅游資源可供人們直接進行體育活動的一種體育旅游形式,而觀賞型體育旅游則是通過進行體育賽事或者大型的體育綜合性活動而產生的一種派生性體育旅游形式,這種形式產生的旅游活動是以當地旅游資源和體育旅游資源為前提。經過資料的搜索發現,重慶市除了2003年以來建設的全國全民健身二十大著名景觀之一的“兩江四岸健身長廊工程”外,基本上沒有可被市民,以及外地旅游者所可以趨向的參與性體育旅游項目,所以現在重慶的體育旅游實際上只有觀賞性體育旅游部分。因此,本節主要討論觀賞性體育旅游資源狀況。
(1)風景迷人的自然環境資源
重慶有蜿蜒連綿的山群和運載中華幾千年文明印記的長江,重慶也是著名的山城,中心城區在兩江的環繞下更是可以感受到波光粼粼的山城美景。長江孕育了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江有著名的長江三峽,長江三峽奇峰陡立、峭壁對峙,以瞿塘雄、巫峽秀、西陵險而馳名,千姿百態,各具魅力,更有流晶滴翠的大寧河小三峽、馬渡河、小三峽。域內江河縱橫,峰巒疊翠。北有大巴山,東有巫山,東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婁山,地形大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起伏較大。重慶還有著名的天然溫泉(北溫泉,南溫泉、東泉等)、統一天下自然之美景的“統景”自然風景區、經過歷史的風霜而風化自然形成的萬盛“石林”、 險秀奇幽的北碚金刀峽等自然風景區,可以說舉不勝舉。
(2)深厚歷史積淀的人文旅游資源
重慶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有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豐都鬼城與鬼王石刻,有云陽的三國英雄張飛廟,有唐朝大詩人李白賦詩贊譽的奉節白帝城,有五光十色、光怪陸離的張關水溶洞,有歷史古跡合川釣魚城,有巫山小三峽森林公園,有見證湖廣填四川移民文化的湖廣會館,有重慶古鎮建筑文化的龔灘古鎮吊腳樓和沙坪壩磁器口古鎮,開縣有皇陵城和古巴人遺址等人文景觀;重慶還有見證著中國抗日戰爭血的歷史文化景觀,著名小說《紅巖》筆下記載的歌樂山白公館、渣滓洞,有重慶大轟炸遺址,有城口縣蘇維埃政權紀念公園,還有原新四軍駐重慶遺址李子壩“紅巖文化村”,不但具有歷史參觀價值,更具有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價值。
(3)獨特而濃郁的民族傳統文化旅游資源
49個民族聚集的地方充斥著不同民族的文化,少數民族的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傳承于現代的歷史再現。民族傳統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各民族時節的文化旅游性項目,二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旅游性項目。
二、重慶市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對策
隨著旅游市場競爭的加劇,全國各地具有旅游優勢,以及正在挖掘、開發旅游資源的地區都在搶灘具有巨大經濟效益的旅游市場。體育旅游這一旅游市場中較為特殊的旅游形式正日漸成為很多地方旅游資源開發的重點,重慶市雖然擁有豐富的體育旅游資源,但真正在市場中運行的卻非常少,明顯反映出資源的浪費現象,須有相應的對策進行市場運作及市場激活。
1.重視體育旅游在旅游事業中的地位
隨著旅游業的加快發展,體育旅游在旅游市場中所占的份額將逐步加大,參與體育旅游的數量將逐漸增加。在國外,體育旅游發展非常迅速,體育旅游成為旅游市場中一個非常明亮的增長點。1991年的《英國旅游者公報》數據表明,該國主要為體育運動目的出游的旅客數占總游客數量的12%左右,1995年體育旅游占英國家庭假日旅游市場的22%。在美國、瑞士、加拿大等國家也是同樣如此,人們不但將體育旅游作為一種娛樂、休閑的時尚活動,更將體育旅游作為一種身體保健和心理壓力緩解的一種生活行為方式。所以,在重慶市進行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千萬不要忽視體育旅游的經濟功能、社會功能,以及體育對人的改善功能,應該將體育旅游作為發展重慶旅游市場的一個重要戰略進行開發與運作,使體育旅游成為重慶市又一旅游亮點。
2.整合資源,打造特色
旅游資源的開發應建立在整體規劃、系開發的原則的基礎上進行。由于體育旅游在中國起步較晚,所以在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上處于盲目、散亂、無序的狀態。重慶具有豐富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民族文化資源,在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上應具有整體規劃的戰略思想,將現有體育旅游資源進行優化、組合,按照體育旅游資源的區域分布進行特色打造,形成具有吸引國內外顧客源的體育旅游路線。比如,將長江三峽周邊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打造成重慶市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走廊的設想、將兩江四岸健身工程打造成具有江景特色的體育健身文化場所、借國際戶外運動挑戰賽的影響將武隆打造成戶外運動項目的特色場所等等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戰略構想。
3.樹立品牌,加大市場營銷力度
特色形成是體育旅游資源社會運行的一種社會屬性,有特色不一定有品牌,所以,在形成體育旅游特色的基礎上應推進體育旅游項目的市場營銷力度,打造精品,樹立重慶市體育旅游品牌。市場營銷是推進體育旅游市場發展和體育旅游產品社會認知度的重要手段,采取市場營銷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借體育賽事進行重慶市體育旅游產品的推廣,通過報紙、電視、互聯網等媒體、信息手段進行宣傳,借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契機向國外游客進行重慶風情、文化宣傳等營銷措施。不但增強重慶的社會影響力,而對整個重慶的旅游市場也是一個極大的促進。客流的增加極大的激活了旅游市場,旅游市場的活躍必將涌現更多新的旅游產品的出現,體育旅游這種融休閑娛樂和健身于一體的旅游活動也必然成為人們喜愛的旅游選擇。
4.培養體育旅游開發人才,建立體育旅游中介結構
建立體育旅游人才培養機構培養體育旅游人才是體育旅游資源、市場開發當前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可以通過依托地方高校、體育專業院校開設體育旅游專業或者建立專門的體育旅游人才培養機構等措施來解決體育旅游人才缺乏的問題。另外,體育旅游市場中介結構的缺乏也是制約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和體育旅游市場運行的一個重要因素,中介是市場推廣和市場開發的重要組織,在旅游市場的細分越來越明確的時候,體育旅游中介結構就必須建立起來,否則,體育旅游市場就會陷入一種沒有競爭力的旅游活動,從而影響到體育旅游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姚潔: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初探[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19(1):67~69
[2]重慶市統計信息網.網址:http://jtj.cq.gov.cn,2007~9-13
[3]朱康奉:體育產業與產業化概述[M].北京:銀聲音像出版社,2003:269
[4]李天元陳家剛: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及營銷[J].旅游科學,2006,20(6):41~45
[5]王偉:三峽地區體育旅游市場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2006(5):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