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1世紀,知識經濟的興起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嶄新的面貌。科技已作為一種獨立要素納入到“生產函數”之中。科技已成為一國或地區繁榮昌盛的強大動力。本文考察并分析了長春市科技投入的現狀,提出了長春市科技投入存在的若干問題,為解決長春市在科技投入中存在的問題,營造科技創新的有利環境,提高長春市科技競爭力,加速經濟發展提供對策建議。
[關鍵詞] 科技投入 RD 長春
科技投入是一種生產性投入,是效益很高的投入,回報率是傳統產業的3倍~5倍。近年來,部分省市及地區,相繼對各自的科技投入的情況進行了調查和數據分析,考證了科技投入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使科技投入在地區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突現了出來。
隨著長春市經濟的發展,高新科技企業的不斷涌現和傳統產業的高新技術化,科技投入在長春市經濟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那么長春市科技投入的現狀如何?
一、長春市科技投入現狀
1.科技活動人員情況
2004年全市擁有科技活動人員4.56萬人,科學家和工程師3.59萬人,科學家、工程師占科技活動人員的比重為78.9%,高于全國63.4%的水平,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第三位。每萬人從事科技活動的科學家與工程師為51.42人,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第8位,超過全國平均25.5人/萬人的水平。
2.科技活動經費情況
2004年長春市科技經費支出總額301652萬元,在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居后,同比增長15%。科技經費籌集總額356893萬元,來源結構,以政府財政支出為主,平均占到32%,低于國家的平均水平35%,企業占19%略高于國家平均水平15%;其余部分為其他來源,包括金融機構貸款、國外資金。
3.RD經費投入與人力資源投入
2004年長春市開展RD活動的單位共有262個,全年從事RD活動的科技人員1.43萬人年,其中科學家工程師為1.29萬人年。全市RD經費內部支出為66479萬元,占當年GDP總額的0.8%,占科技活動經費內部支出的37.7%。RD活動人員年人均經費支出4.647萬元。長春市近三年來RD的投入雖有波動,但總體水平呈上升趨勢。
2002年~2004年RD經費投入年平均增長21.13%,人力資源增長幅度也較大,從事RD活動人員年平均增長8.32%,從事RD活動的科學家與工程師年平均增長13.33%,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年平均增長了2%。
4.RD經費投入結構
2004年長春市RD經費內部支出總額為66479萬元,其中:企業資金10732萬元,占16.14%,比上年提高了1.9個百分點;政府資金為28350萬元,占42.6%,比上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高校、科研機構、金融貸款、國外等其他資金為27397萬元,占41.2%。
5.基礎研究比重
按活動類型分,全市RD經費內部支出中,基礎研究經費支出8575萬元,應用研究經費支出25289萬元,試驗開發經費支出32615萬元,分別占總量的12.89%、38.04%和49.06%。說明在RD活動中以應用研究和試驗開發為主,但RD經費支出中用于基礎研究比重在副省級城市中遙遙領先。說明長春市基礎研究的實力強。
6.企業RD活動
2004年長春市有34個行業開展RD活動,超過1000萬元的有10個行業,RD活動行業間差距較大。除科學研究業與教育事業RD活動經費使用較多外,企業RD活動經費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交通運輸設備、電子、通信設備、醫藥等制造行業,也可以說制造業是長春市企業RD活動依存的基礎,是科研活動的主體。
二、長春市科技投入存在的問題
1.科技經費投入問題
與科技發展需求相比,長春市科技經費投入在比例上還存在著兩個不協調。
(1)地方財政科技撥款占地方財政支出比重低于國家和全國地方平均水平。據有關資料統計2004年國家財政科技撥款575.6億元,占國家財政支出的3.6%,其中地方財政科技撥款226.04億元,占地方財政支出的2.14%;而長春市財政科技撥款為6209萬元,占財政支出的1.2%,其中市本級財政科技撥款為4087萬元,占市本級財政支出的1.5%。
(2)科技活動經費籌集總額中,企業資金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企業還沒有成為科技投入的主體。2004年長春市科技活動經費籌集總額為190484萬元,其中企業資金78448萬元,僅占全市科技活動經費籌集總額的41.18%;而全國科技活動經費籌集總額為23466834萬元,其中企業資金12963664萬元,占科技活動經費籌集總額的55.24%。
2.RD經費投入問題
長春市是吉林省的省會城市,是吉林省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從RD經費支出總額上看,長春市經費投入總量是逐年提高的,但從RD經費占GDP比重上看,長春市只占0.8%,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在第十三名,低于全國1%的總水平,說明長春市在科技投入方面與發達城市相比差距很大。按照國際一般規律,RD經費占GDP不到1%的地區是缺乏創新能力的;在1%~2%之間,才會有所作為;大于2%,創新能力會比較強。美國1999年這一指標就達到了2.8%。
三、科技投入存在問題的解決建議和對策
1.提高市財政科技撥款在財政支出中的比例
據2004年統計,我國財政撥款占財政支出的比例為7.6%,財政撥款比上年增長22.2%。特別是中央財政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先后出臺了一系列追加科技撥款的重大措施,到1995年中央財政科技撥款占中央財政支出的比例就達到了10.58%。長春市科技撥款的水平近年來雖然也在大幅度提高,2004年就比上年增長了47%,但長春市財政科技撥款占財政支出比例基數低,到2004年才達到4.28%,大大低于國家財政支出比例,甚至低于全國地方財政支出2%的平均水平。應繼續加大科技撥款的財政預算,不斷提高全市財政科技撥款占財政支出的比例,盡快趕超全國地方財政在這一比例的平均水平。
2.加大企業科技投入力度,使其成為科技經費投入的主體
科技投入不足是影響長春市科技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在強調加大政府科技經費投入的同時,應調整投入結構,激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長期以來由于長春市企業對新技術的需求不足,從長春市RD經費內部支出的部門看:企業支出比例占31%,低于全國60%的平均水平和全省53.7%的平均水平,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僅排第12位;從RD經費支出來源看,企業資金僅占RD經費支出的16.14%。這說明,企業還沒有成為技術創新和RD經費投入的主體。
近年來,政府一直強調企業要加大研究開發的投入,并出臺了一些鼓勵企業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但并未產生明顯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制度不完善,阻礙了企業創新活力的發揮。因此,必須盡快建立和健全市場機制,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同時要大力營造有利于加大企業技術開發資金投入的環境。特別是要圍繞長春市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通過引資、合資、自籌等渠道,加大投入,使企業真正成為科技資金投入和技術創新的主體。
3.增加技術創新貸款,建立投融資新機制
增加科技資金投入,除了政府和企業自籌兩個主渠道外,政府應注重整體環境的改善,逐步擴大國內銀行和其他金融組織對技術創新的貸款業務。同時開辟各種投融資渠道,發展風險投資。金融機構應選準市場前景好、投入回報高的項目,加大對技術創新的貸款支持。
增加技術創新貸款應該注意的問題:
(1)選準項目,建立客觀公正的專家審議咨詢制度,切忌盲目決策;
(2)提高企業信譽,并建立科技項目融資擔保基金,解決企業貸款難的問題;
(3)加強政府計劃引導作用,加強與金融部門的合作,為企業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
參考文獻:
長春市科技局:長春市科技統計年鑒,1991~200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