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過分析研究開發費用會計處理方法的優缺點,完善了現有條件下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處理方法。
[關鍵詞] 研究開發費用 有條件資本化 新會計準則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布了包括1個基本準則和38個具體準則在內的新會計準則體系,并且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已經率先執行,中央國有企業于2008年年底之前全面執行。對于研究開發費用的處理,這部新準則在會計處理方法方面做了較大的改變。
一、研究開發費用的內涵
根據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IAS38《無形資產》,研究開發費用就是指企業在為開發新產品、新工藝或改進現有產品、工藝而進行的基本研究活動中,以及在將研究與開發出來的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而進行的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支出。其特點有:一是具有未來經濟效益的不確定性。這類費用的支出能否為實現新的組織,能否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做貢獻是不確定。二是具有資本性支出的性質。這類費用在研究期間是一種預支的費用,數額一般比較大,研究時間也比較長,研究成功后發揮作用的時間也較長。
二、研究開發費用會計處理方法的優缺點分析
2006年最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無形資產》主要借鑒國際會計準則,將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區分為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分別處理,即對于研究階段的費用作為費用化支出,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對于開發階段的費用作為資本化支出。
1.“有條件資本化”的優點
(1)有利于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研發經費本質上是資本化支出,具有明顯的后效性。在研發經費投入后,其效果要經過數年才能體現出來。
(2)有利于反映企業的客觀的財務狀況。將研究開發費用加以資本化后作為無形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列報,可以向投資者傳遞企業管理層對無形資產預期收益評估的信息。
(3)有利于反映會計處 理要求的真實性原則。企業的開發活動一般在總體上都能帶來未來的經濟利益,這樣將開發費用資本化才能正確反映企業的真實價值。
2.“有條件資本化”的缺點
(1)判斷主觀性。因為企業在決定將研究開發支出費用化或資本化時,對于一些間接性費用和人工費用,往往難于界定其屬性,且判斷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
(2)缺乏可比性,也不符合一貫性原則。不同企業的實際情況不一樣,這樣,很難形成統一的會計指標口徑,以做到不同企業間的可比性,況且研究開發往往會跨年度。
(3)不易操作性。新的會計準則要求區分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這無疑給了管理人員更大的主觀隨意性,從而使會計信息的客觀性受到破壞。
三、完善現有研究開發費用會計處理方法的思路
1.自主選擇處理研究開發費用的方法
在中國特色的新的經濟環境下,對于新準則的實施,應該根據企業的不同性質進行區別對待,即各個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自主選擇對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處理方法。
(1)對于科技型企業,發展主要依靠研究開發活動的研究成果,通常研發活動比較頻繁,所投入的金額比較大,開發時間比較長,應該選擇進行有條件資本化的處理方式。
(2)對于傳統的企業即企業的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如服務業等,可以根據情況具體選擇是進行費用化還是有條件資本化。
2.披露研究開發費用
在年末時,應該在會計報表附注中對研究與開發支出費用的相關信息予以更詳細的披露,以便報表使用者了解有關企業前瞻性的信息。但是對于研究開發費用,應根據其重要性加強對相關信息的披露,例如每年研究開發投入的總額及其中計入無形資產價值的金額;無形資產中以知識為基礎的知識資產的金額、所占的比例;研究或開發項目的進度、成功的可能性,研究或開發費用的支用情況,可能獲得的收益等等。
這種會計處理方法的優點是:更合理,也更符合邏輯性,兼容了全部費用化和部分費用化兩者會計處理方法的優點;其所披露的信息更充分,也易于被信息使用者所理解,并充分體現了會計信息的重要性原則;有利于利益相關者做出正確的決策,增強潛在債權人和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
3.設置便于會計實務操作的賬戶
設置“研究開發支出”、“研究開發失敗準備”、“主體公積”和“研究成果”四個賬戶。
(1)“研究開發支出”賬戶用來反映研究、開發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支出,該賬戶應按研究支出、開發支出設置二級賬戶,按研究、開發項目設置明細賬;若無法區分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的,則可按項目設置明細賬。
(2)“研究開發失敗準備”賬戶用來反映所計提的研究、開發的失敗準備金,是“研究開發支出”賬戶的備抵賬戶。
(3)“主體公積”賬戶用來反映企業在研究、開發過程中取得成功所產生的科研成果,帶來的權益的增加數。
(4)“研究成果”賬戶用來反映企業在研究過程所形成的研究成果。
若企業有接受其他單位委托進行研究、開發時,可增設“科研經費”賬戶,該賬戶用來核算企業所收到的科研經費及其支用情況。
四、結束語
由于知識經濟的到來,企業發展趨勢的變化,使得原有的會計準則嚴重滯后于當前企業發展的現狀,在這種情況下頒布了新修訂的會計準則。新準則在總體上使得各項規定更加全面,更加完善,反映出我國會計的國際趨同,但也對今后的會計實踐提出了新的挑戰。特別是對研究開發費用的資本化,提升科技及創新類企業的業績,減輕經營者在開發階段的利潤指標壓力,從而提高他們在研發投入上的熱情。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國際會計準則[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
[3]曾愛民:新舊會計準則對研究開發費用會計處理之比較研究[J].會計研究.2006,(9):14~16
[4]陳艷張瑤研究開發費用會計處理初探[J].財經問題研究,2003,(6):69~71
[5]趙耀華:新舊企業會計準則的比較與分析[M].北京:企業管理科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