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院選科研項目《網絡財務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研究》(項目批準號CRF200639)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 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企業財務呈報模式的變革。中小企業在信息全球化的浪潮下,其網絡財務信息披露平臺建設的現狀如何,以及該如何進行變革;本文結合102家中小上市公司網站的訪問統計分析數據,對中小企業網絡財務信息披露平臺的建設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指出網絡信息平臺的建設將有效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規模不經濟等固有問題。
[關鍵詞] 中小企業 信息披露平臺 融資困境 規模不經濟
隨著計算機以及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大型企業利用網絡技術建立自己的財務信息交互平臺,實現了財務與業務的協同,并獲得了長足發展,而資金、技術、人才及信息等生產要素非常短缺的中小企業該如何來應對信息全球化的浪潮。中小企業的網絡財務信息披露現狀如何,以及該如何來建立網絡財務信息披露平臺,本文對這一系列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一、中小企業網絡財務信息披露現狀
為了研究問題的深入,本文對在中小板上市的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102家中小企業網站進行了訪問統計分析,發現中小企業的網絡財務信息的披露存在以下的一些問題。
1.網絡財務信息披露重視程度低。在訪問的102家中小上市公司中,能夠順利進入的網站有91家,在能夠進入的網站中,在自己網站主動來進行財務信息披露的有54家,鏈接到巨潮網、上證網等其他專業財務信息披露網站進行信息披露的中小企業有35家。數據表明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盡管已經認識到了企業網絡財務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但真正主動建立企業網絡財務信息披露平臺的企業比例還是偏低。這種情況應該是與中小企業固有的特征相一致的,中小企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生存環境是比較惡劣的,他們的市場意識非常強烈,重視產品研發、市場開拓,但資本意識卻很淡薄,沒有為投資者服務理念,這也是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不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2.網絡財務披露的模式單一。從對102家中小上市公司網站的統計訪問資料來看,中小企業的網絡財務報告一般是在網頁的投資者關系這一欄來集中反映的。涉及的內容有季報、半年報、年報、獨立董事述職報告、股東大會決議、董事會重大決議、股票行情走勢等,這些信息的發布目前的形式主要為pdf、word格式,并以pdf格式最為常見,以上的三種財務信息呈報形式都是屬于靜態財務呈現技術,電子頁面之間超文本鏈接困難,并不能提供對會計報告的基本信息結構的語義描述,不具備財務信息的交互性,不能進行數據的抽取、歸集和分析。網絡財務報告的形式將向多媒體、信息交互的方向發展,企業將包含企業財務信息的文字、圖形、圖像和聲音等信息媒體作為一個集成體在網絡上來進行公布,實現圖文一體化,視聽一體化;而XBRL語言在網絡財務報告上的廣泛應用,則讓財務報告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對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搜索、抽取、整理。中小企業應該認識到網絡財務信息披露技術的發展趨勢,并逐步的引入其他的網絡財務信息披露的形式,讓企業的信息使用者獲得決策所需要的充足信息
3.網絡財務報告缺乏交互性。在我們所訪問的中小企業上市公司的網站,其所提供的網絡財務報告都是屬于標準化的財務報告。標準財務報告對于信息提供者而言比較經濟,具有一定的規模經濟優勢,可以節約財務報告編制成本;另外,標準化也使財務信息具有了可比性,便于投資者在不同方案中進行決策。但通用性財務報告則在某種程度上表現為信息不足與信息超載,財務報告的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通用財務報告提供的綜合性財務信息,對于某個特定的信息使用者來說,有一部分信息是其所不需要的(信息超載),還可能自己決策分析所需要的財務信息并沒有反饋在通用財務報告中(信息不足)。另外,我們發現在所訪問的中小企業網站上,提供了企業信息交流區的網站很少,如在我們所順利訪問的91家中小企業網站里,只有23家設立了信息交互區,這反映出中小企業較少去了解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信息使用者的真實信息需求,故投資者不青睞中小企業,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也就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了。中小企業應該注意這方面的問題,在網絡上設立交流區、問題反饋其解答區,來加強和投資者的聯系與交流。
二、中小企業網絡財務信息披露平臺建設
從所調研的情況來看,中小企業網絡財務信息披露平臺建設是非常薄弱的,相對大型企業,其網絡財務報告表現為形式單一、交互性差、財務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低等諸多弊端。中小企業應該適宜的網絡財務信息披露平臺建設戰略,堅持循序漸進、分別實施的原則,有序地建立三個層面的信息披露平臺:企業內聯網信息披露平臺、企業外聯網信息披露平臺以及企業互聯網信息披露。
1.企業內聯網信息披露平臺建設。中小企業要建立自己的網絡財務信息披露平臺,首先要整合企業內部的資源,實現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的交互。中小企業應該借助信息技術,吸收先進的管理理念,對自己現有的設計、采購、生產、營銷、職能部門等進行改造,解決中小企業流程不規范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信息化的過程,可以讓中小企業傳統的封閉財務系統變成一個開放的財務系統,企業內部的采購、銷售、人力資源部門和財務部門可以實現信息的共享,存貨或勞務數據、員工借還款或各項收支等信息部門之間都可以實時的獲取,財務部門從而可以自動生成各種賬表,進行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加強企業的財務控制。
2.企業外聯網信息披露平臺建設。企業外聯網的建設是指中小企業在內聯網成熟應用的基礎上,利用企業內聯網的技術和標準,把外部特點的交易地點和合作企業連接起來所構成的合作網絡,它實際上是一個虛擬企業應用平臺。這樣的合作企業一般包括和企業關系非常密切的供應商和客戶,企業和這些合作伙伴之間傳遞的信息既非企業內部信息,又不能有外界介入,因此,外聯網的網絡環境需要通過建立安全隧道(Tunnel)或虛擬專用網(VPN)來給予實現。在外聯網內,企業之間可以開展財務信息共享、電子憑證交換、網上技術服務和支持、員工在線培訓等電子商務活動。借助企業外聯網信息交互平臺,中小企業的客戶和供應商可以實時地獲得企業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并相應的建立有效的客戶關系管理和供應商關系管理等。
3.企業互聯網信息披露平臺建設。隨著企業內聯網和外聯網信息披露平臺的廣泛應用,中小企業就需要考慮互聯網信息交互平臺的建立,該平臺的建立是為了實現企業的移動辦公和利益相關者的個性化信息需求。信息社會強化了信息的實效性,及時的信息并有效的決策才能產生價值,互聯網信息披露平臺的建立可以讓財務人員對財務信息的獲取和處理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從而實現移動辦公。而對于中小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其實不僅僅局限于客戶和供應商這樣的簡單范疇,股東、債權人、工商、稅務、海關,甚至潛在的投資者等等都應涵蓋在內,而這些利益相關者都有著自己特定的信息需求傾向,中小企業要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與和諧的經營環境,就應該主動而不是被動的去披露這些利益相關者的所需信息,而借助互聯網信息披露平臺將是一個有效的渠道。當然,中小企業內聯網信息平臺和外聯網信息平臺這兩個平臺建設是互聯網的信息披露平臺的有效性的基礎。中小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簡單,其基層分散信息在傳遞給最高管理層的過程中,沒有經過任何分解或只是經過有限分解,其表達形式也是極其不規范的,帶有中小企業內部特有的一些信息特征符號。企業內部管理者可以依據長期形成的經驗來準確理解并快速獲得該信息形式下自己所需的真實準確信息。但對于信息的外部使用者而言,他所面對的只是一組難以理解的混亂數據。內聯網信息平臺和外聯網信息平臺建立的過程就是中小企業信息標識規范化的過程,其為互聯網信息披露平臺的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和信息支持。
三、中小企業網絡財務信息披露平臺的意義
相對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更需要建立屬于自己的網絡信息披露平臺,主動的向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提供個性化的財務信息以及非財務信息。中小企業的資源短缺在于融資困難,融資困難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則會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在于企業缺乏解決這兩種風險的意識,即沒有資本運營的理念。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都是手握產品,眼盯市場,市場意識非常強烈,顧客就是上帝,但往往忽略了投資者的信息需求,對于那些已經給企業注入資金或潛在對打算給企業注入資金的廣大投資者,他們是企業信息的需求者和使用者,他們的利益被漠視了,反之企業也就必然會被資本市場所拋棄。借助網絡信息技術還可以讓中小企業和中小企業、甚至和大型企業建立密切的價值鏈和供應鏈的關系,從而實現大型企業所特有的規模經濟。信息技術讓中小企業可以實現內部的協同,與供應鏈的協同、與社會各部門的協同。中小企業的網絡化發展可實現市場資源的共享,降低單個企業的交易成本,從而實現規模經濟。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會經營產品,更要會經營資本;不僅要和顧客打交道,更要注重和供應商、投資者等其他利益相關者的信息交流,其應該借助信息技術建立內聯網、外聯網以及互聯網等不同層面的網絡財務信息披露平臺,積極主動的進行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的披露。網絡財務信息交換平臺的有效應用,也必然會對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規模不經濟等固有弊端的解決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天西薛許軍林進安:2003.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財務報告及信息披露研究,會計研究,3
[2]羅正英等:中小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制度特征結構與實現機制[J].會計研究,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