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態系統的惡化已經嚴重影響到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也與我國所提倡的可持續發展觀相違背。本文以博弈論為工具對我國目前存在的企業排污超標問題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切入點探索構建我國生態型政府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 生態型政府 博弈 生態環境
一、問題的提出
資源緊缺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制約我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資源依賴進口,一旦國際市場發生變化就將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尤其是一些涉及國家安全的資源的短缺,將威脅到我國的國家安全和社會的穩定發展。除此之外,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對我國的健康發展也產生了很多不良影響:污染物的隨意排放和資源的浪費給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浪費;水資源的緊缺、土地資源的污染、大氣污染和近年來頻頻發生的“電荒”等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的發展。
但是單個的行為個體(個人或者單個組織)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政府必須作為行為主體才能最大程度地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因此,“生態型政府”孕育而生,它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必然趨勢,它與我國目前所提倡的“節約型政府”相輔相襯。建設節約型政府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充分提高現有自然資源的利用率,改進和發明新的可再生資源來替代日益緊缺的自然資源。而生態型政府是致力于追求實現包括人在內整個生物群落及其周圍自然環境所構成的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穩定與完整的政府。因此,后者是前者的細化,是比前者更高層次的追求。就目前而言,我們必須首先解決最為突出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而尤為突出和亟待解決的是工業排污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問題。本文以保障可持續發展為前提,以博弈論為分析工具來探索上述問題的解決途徑。
二、問題的模型分析
博弈論是一門古老的學問,我國最早的博弈思想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田忌賽馬。在這個博弈模型中已經暗示在前兩次選馬時,齊王先行動,當田忌得知齊王所選擇的馬匹后再選擇馬匹(意味著當前兩次的馬匹選定時,第三次的馬匹已經確定)。田忌賽馬是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中的一種,通過博弈論為分析工具可以得到田忌賽馬的擴展式即博弈樹。隨著博弈論的發展和日益完善,很多學者都借助博弈論為工具來解釋和解決自身領域的難題。下面本文將利用博弈論的思想來對工業排污問題進行分析。
1.企業排污與政府監管的博弈模型。生態環境的惡化主要表現為河流、土地等自然資源被污染,導致出現這一現象的首要原因就是企業的過度排污所造成的。政府試圖通過制定各種規章制度來最大程度限制企業的排污,而企業則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這樣政府(參與人Ⅰ)和企業(參與人Ⅱ)就構成了監管博弈中的2個參與人,下面將通過建立博弈模型來進行分析:模型假設:(1)參與人Ⅰ對參與人Ⅱ進行監管的成本為C,參與人Ⅰ有兩種策略:監管與不監管;(2)參與人Ⅱ有兩種策略:排污達標與排污超標;(3)當排污達標時,參與人Ⅱ的收益為A,繳納的排污費用為B;當排污超標時,參與人的收益為F,繳納的排污費用為E,且參與人Ⅰ將對參與人Ⅱ進行罰款D(根據實際情況可知:AF,即參與人Ⅱ排污超標時超額收益更多);(4)所有的符號變量均大于0,兩者同時選擇策略。
根據假設建立的監管模型的支付矩陣為:在短期均衡中,我們可以把上述模型視為完全信息靜態模型,當時,模型有惟一的納什均衡解(監管,排污超標)。這主要是由于對于參與人Ⅰ而言,雖然它屬于非營利機構,但是要正常運作還是需要資金,而國家提供給它的資助:它的正常運作開銷,因此,容易造成參與人Ⅰ的對參與人Ⅱ實施監管的主觀積極性不夠;參與人Ⅱ而言,排污達標時所繳納的排污費用排污超標時 排污超標時參與人Ⅱ所支付的排污費用和罰款的總和,這就使得企業偏好排污超標來追求自身的利潤最大化而無視對自身周圍環境的破壞。這主要是由于政府對排污超標企業的懲罰力度不夠所造成的,即當企業排污超標時所需支付的社會成本太低。下面考察在以外的情況下,在這種情況下,該模型沒有純策略納什均衡:如果參與人Ⅰ不監管,參與人Ⅱ則嚴格偏好于排污超標,而如果參與人Ⅱ排污超標,而參與人Ⅰ的最優反應是監管;如果參與人Ⅰ選擇監管,參與人Ⅱ的最優反應是排污達標,而參與人Ⅱ排污達標時,參與人Ⅰ的最優反應是不監管。因此,兩人在均衡中必須采取一種混合策略,即該模型只存在混合策略的納什均衡。設政府采取監管的策略概率為x,則采取不監管的策略概率為1-x;企業采取排污達標的策略概率為 ,則采取排污超標的策略概率為
該模型的混合策略納什均衡:
參與人Ⅰ的預期收益為:
上式的一階條件為: (1)
解⑴式得:
同理可得參與人Ⅱ的預期收益為:
寫出一階條件并求解得出:
當出現之外的任何情況下,該博弈模型的混合策略納什均衡為:
,即企業以的概率選擇排污達標,以的概率選擇排污超標;政府以的概率選擇對企業進行監管,以的概率選擇不對企業進行監管。
2.結論/解決措施:(1)在實際生活中,最理想的策略是:(不監管,排污達標),即F-A接近于0。這就意味著分別在排污超標和排污達標的情況下,企業的利潤波動不大,這就需要政府對排污達標企業進行政策上的傾斜和鼓勵,使企業排污達標時的利潤A不小于甚至大于企業排污超標時的利潤F(注:數學上,F不能小于A,但實際生活中仍然可能發生A>F的情況);(2)當D足夠大時,排污超標的懲罰對控制企業才能起到強有力的抑制作用(即形成企業自覺排污達標的良好氛圍),政府必須提高對違反規定的企業的懲罰力度,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才能約束企業,使其以環境保護為己任;(3)從上面模型所得的結果可以看出,B與C之間的差距必須足夠小時才能最大限度保證企業選擇“排污達標”這一策略。這就意味著政府必須降低監督成本和降低企業達標時所繳納的排污費用。這對政府和企業而言都是最優決策:企業排污達標能使其周圍的環境免遭工業破壞;政府降低監管成本,就能有更多的資金用于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
三、構建生態型政府的路徑選擇
構建生態型政府是涉及到社會方方面面的一項巨大工程,通過博弈模型分析對如何控制或者緩解我國工業排污超標現象嚴重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途徑,以此為入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生態型政府的構建:
1.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根據博弈論可知人們都愿意追求自身利益的相對最大化,因此政府應通過一切可行的方式來幫助公民樹立正確的生態觀和提高公民對保護生態系統的責任感,使公民變被動為主動,從而為構建生態型政府提供良好的外界環境;其次,還必須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鼓勵開發可再生的新能源來替代現有的自然資源。
2.提高破壞生態環境所應承擔的社會成本。要提高相關責任人所應承擔的懲罰,即把社會成本內部化。
3.對保護生態環境成績突出的個人或者單位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保護環境,成績突出的單位要給予政策上的鼓勵和傾斜,并給予一定的資金資助)。
4.政府職能部門的設置應從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出發,將某些職能部門進行縮減、重組或者合并。生態型政府要求政府各職能部門以保護生態系統,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為原則進行設置,剔除一些重復設置的部門,從而將更多的資金用來保護生態系統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Jia, N. X. and Yokoyama , R. Profit allocation of independent power producers based on cooperative game theory [J].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2003. 25 : 633 ~ 641
[2]Bruner,A.G.,Gullison, R. E.,Rice,R.E.and Fonseca,G.A.B.Effectiveness of parks in protecting tropical bio-diversity [J]. Science, 2001. 291:125~127
[3]Shields,D.J.,Tolwinski,B.and Kent,B.M.Models for conflict resolution in ecosystem management [J].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 1999.33 :61~8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