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選擇一組顴骨顴弓突出的患者,采用顴弓前后段斜行截骨的方法進行矯治,研究此術式的療效。方法:選擇本科室一年來24例顴骨顴弓過高患者,完善術前檢查與分析。在全麻下應用顴骨顴弓前后斜行截骨術進行矯治。術后觀察治療效果,并在3個月后對所有患者進行隨訪,調查患者滿意度。結果:所有24例患者矯治后一期愈合,所有患者顴骨顴弓明顯降低,面中份兩顴弓間寬度明顯減小。3月后隨訪,所有患者均對治療效果表示滿意。 結論:顴弓前后段斜行截骨術,可有效地矯治顴骨顴弓過高,使患者面型達到一個理想的美學標準。
[關鍵詞]顴骨顴弓肥大;斜行截骨術
[中圖分類號]R78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8)06-0845-03
Oblique osteotomy for prominent malar complex
GAO Zhan-wei,MA Hai-huan,ZENG Gao,LU Hui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Beijing,10002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oblique osteotomy for prominent malar complex.MethodsTwenty-four patients withprominent malar complex were treated with oblique osteotomy.Width of lower face were observed during follow up phase.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patents' level of satisfaction at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ResultsAll wounds got primary intention healing and no severe complication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Postoperative appearance of all 24 cases showed that the width of middle face was efficiently reduced. All patients expressed high levels of satisfaction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Conclusionoblique osteotomy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prominent malar complex.
Key words: prominent malar complex;oblique osteotomy
面部輪廓的美感主要由面部的幾個突起組成,顴骨與顴弓是表現面中份特征與立體感的重要解剖結構。顴骨與顴弓的形態和突度對容貌的影響很大。東方人由于面部輪廓柔和,線條圓潤,鼻突及頦突均較緩和,過高的顴骨與顴弓則影響了全面的美觀與和諧。因此,顴骨顴弓過高矯正術在東方人的面部輪廓整形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顴骨顴弓減低術在國內已是一個相對成熟的手術,手術方法多種多樣,根據手術入路可分為經冠狀切口入路,口內入路,口內口外聯合入路。手術截骨方式也分為直線截骨,倒“L”形截骨等,以及顴骨顴弓定量截除的做法[1]。
對于不同的顴骨顴弓肥大應采用不同的術式進行矯正,才能獲得最滿意的效果。
自2004年以來,對顴骨顴弓均較為突出的患者,我們采用顴弓前后段斜行截骨加堅固內固定手術進行治療,本方法的優點在于創傷小,恢復快,效果穩定,相對操作方便。術后均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本文報告2006年10月~2007年11月在本科治療的一組病例,并就畸形特征、手術方法及要點進行分析和討論。
1臨床資料
1.1 選取本科室2006年10月~2007年11月顴骨顴弓肥大患者24例。患者全部為女性,年齡18~39歲,平均年齡為26歲。所有患者均為顴骨及顴弓均較突出者。在Uhm分類中均屬于第一類真性突出中的顴骨與顴弓混合性突出者[2]。
1.2 所有患者經全身及實驗室檢查無異常,拍攝X線正側位頭影片及頦頂位片。術前用0.1%醋酸氯已啶洗頭消毒頭發。
1.3 所有病例均采用鼻插管全麻。
2手術方法[3]
2.1 切開與顯露:在口內上頜尖牙至第一磨牙前庭溝偏頰側6mm處切開粘膜、粘膜下層及骨膜,顯露顴牙槽嵴骨質表面。
2.2 用骨膜剝離器在骨膜下進行剝離,只剝離截骨線位置2cm寬即可。剝離范圍不必過大。剝離時注意保護眶下神經血管束。
2.3 在截骨線后方,即顴弓方向先用打孔鉆鉆孔,將固定用鈦板及鈦釘先固定在截骨線后方,鈦釘可先不擰緊。先在截骨線后方固定鈦板以防顴弓截斷游離后鉆孔及固定困難。
2.4 用帶冷光源的拉鉤牽開軟組織,從顴牙槽嵴與顴骨體交會處斜從向后上方,用往復鋸在顴骨根部從一條骨切開線,此線上端必須位于眶外側緣后方,截骨線從頭側位觀察為后上斜向前下,從頂頦位觀察則為后外斜向前內(圖1)。截骨完畢隨即用紗布壓迫止血。

2.5 在耳屏前上發際內作一條1.5~2.0cm長的皮膚切口,避開顳淺動脈鈍性分離達顴弓根部表面, 用往復鋸將顴弓根自外上至前內斜行切斷。此時,顴弓骨段已可活動,但其下方和上方的仍有部分軟組織附著連接。用彎cocker鉗拉顴弓骨段向上并推至后段顴弓的內側,使其不能向外側移位。
2.6 抽出止血紗布,將活動的顴弓向內向下推壓就位,觀察顴弓顴骨減低程度,用磨削工具修整前部截骨斷端,對前端內收形態滿意后用微型鈦板將活動的顴弓段前端與顴骨本部進行內固定(圖2)。
2.7 固定后右手食指拉患者下頜做開口運動,確認內收的顴弓未阻擋下頜喙突而致張口受限,如有阻擋則證明內收顴弓距離過大,需打開重新固定。
2.8 如同法進行對側骨切開,操作中力求兩側對稱,骨切開時要嚴防損傷顴骨和顴弓深面的翼靜脈叢。
2.9 術畢縫合并放置引流,引流條48h后取出。
3結果
3.1 本組患者術后均未有感染,術后5~8天開始消腫,3月后隨訪所有患者顴骨顴弓均有明顯的內收,兩顴弓間寬
度明顯降低,并且外形平整自然。所有患者主觀上均感滿意,有4例患者顴區皮膚有面積不等的麻木感,隨術后時間延長,麻木面積逐漸縮小至消失。所有患者術后無張口受限及顳下頜關節癥狀。
3.2 典型病例:某女,34歲,兩側顴骨顴弓明顯突出,自覺面型不夠美觀。顴弓斜行截骨手術治療后外形滿意(圖3)。
4討論
4.1 對于不同類型的顴骨顴弓肥大,應采用不同的手術來達到最佳的效果,目前截骨術對于顴骨顴弓整形已成為主流[4]。對于顴骨較為突出而顴弓相對較平的患者,一般采用顴弓顴骨連接處截除一部分骨質的方法來進行矯正;對于顴弓較為突出而顴骨較平的患者,多采用顴弓后段截骨內推,顴骨顴弓連接處不完全鋸開行青枝骨折的方法進行矯正,也可采用顴弓外側骨質鑿除的方法[5]。對于顴骨顴弓均較為突出的患者,我們采用此類方法,達到了良好的矯治效果。
4.2 關于截骨線方向的問題:本術式采用斜行截骨線,其優點為:
4.2.1 顴弓后端截骨線后外斜向前內:①避免了截骨線過于靠后而誤傷顳下頜關節囊的可能;②避免了截骨線過于靠前而產生的內收顴弓效果不佳;③避免了垂直于顴弓截斷后內收所形成的階梯感;④由于截骨線后端的阻擋作用,避免了術后顴弓骨段向外移位的可能;⑤骨接觸面積較大,術后顴弓可在新的位置較快產生骨愈合。
4.2.2 顴弓前端截骨線后外斜向前內:①只需一次截骨,無需二次截骨去除部分骨質;②避免了倒“L”形截骨容易暴露上頜竇的缺點;③骨斷端接觸面積大,容易在短時間形成骨愈合。
4.3 關于固定與否的問題:筆者傾向于前端做內固定,因顴弓是咬肌及顴肌的起點,不固定者咬肌的牽拉作用會使顴弓下移,鼻唇溝加深及顴骨表面軟組織下垂,造成不美觀的衰老面容。
4.4 關于器械問題:筆者臨床中應用發現往復鋸好于裂鉆。往復鋸對軟組織損傷較小,裂鉆使用不當時容易造成軟組織纏繞而引起損傷。
綜上,該術式損傷小,恢復快,效果確切穩定,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馬福順,陳宗基,袁永勝,等. 截骨法高顴弓整形術[J].整形再造外科雜志,2004,1(3):140-142.
[2]Uhm KI,Lew JM.Prominent zygoma in Orientals:classification andtreatment[J].Ann Plast Surg,1991,26(2):164-170.
[3]胡 靜,王大章. 正頜外科[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53-162.
[4]Cho BC.J Reduction malarplasty using osteotomy and repositioning of the malar complex:clinical review and comparison of two techniques[J].Craniofac Surg,2003,14(3):383-392.
[5]丁世凱,張代祿. 顴骨顴弓突出癥的改良手術方法[J].中國美容醫學,2001,10(2):121.
[收稿日期]2008-03-15[修回日期]2008-06-02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