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治療方法雖然很多,但各有一定的局限性,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法臨床上非常重要。1998年2月~2007年6月,我們對231例發生于口腔頜面部的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患者分別采用平陽霉素注射、冷凍和手術等方法治療,現將幾種方法治療的結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231例,其中門診治療189例,住院治療42例,男108例,女123例,年齡2個月~82歲,平均為22.4歲。發病部位:口腔157例,其中上唇26例、下唇30例、頰粘膜34例、舌部32例、口底21例、腭部14例;頜面部74例,其中頸部19例、腮腺嚼肌區15例、頰部12例、頜下區10例、顴顳部8例、頦部5例,鼻部3例、眼瞼2例。皮損類型:血管瘤18例,血管畸形213例,其中靜脈畸形112例、微靜脈畸形31例、靜脈-微靜脈畸形65例、動靜脈畸形5例。
1.2 治療方法
1.2.1平陽霉素注射:采用平陽霉素注射的患者108例,平陽霉素8mg+地塞米松2mg+2%鹽酸利多卡因1ml,生理鹽水稀釋至4ml,即濃度為2mg/ml,嬰幼兒稀釋濃度為1mg/ml,以5ml注射器5號皮試針頭(深部血管瘤用5號長針頭)消毒后經皮膚或粘膜刺入瘤腔內,抽吸有回血緩慢注入以上藥物,抽吸無回血者可于瘤體內多點注射,根據瘤體大小每次注入以上藥物1~8ml,一般成人每次劑量8~16mg,嬰幼兒每次2~8mg,7~10天治療一次,3~8次為一個療程,成人總量80mg,幼兒不要超過30mg。
1.2.2 冷凍治療:冷凍治療的患者60例,采用接觸法,根據病變大小以血管鉗夾持適當大小棉球或用棉簽蘸液氮直接壓迫于病變表面,如此反復數次約2min,使病變部位結冰,冰球范圍大于病變部位邊緣3~5mm,然后使其自然融化,此過程為一個凍融周期,每次需要1~2個凍融周期,每1~2周一次,視瘤體消退情況反復冷凍數次。
1.2.3 手術切除:手術切除患者63例,根據病變大小、部位、波及器官的解剖特點采用不同術式,病變小者切除后皮膚粘膜缺損直接拉攏縫合,缺損較大者可用臨近皮瓣轉移修復,深部血管畸形切除需切開翻瓣解剖,保護好重要神經血管等,如面神經、迷走神經、頸部大血管等。
1.3 療效判定標準:治愈:瘤體或病變完全消退,無畸形、瘢痕和功能障礙,觀察半年以上無復發;有效:瘤體縮小70%以上、無功能障礙,畸形不明顯,觀察半年以上無復發;無效:瘤體無明顯變化或縮小不到1/3或復發。
2結果
三種方法治療結果統計見表1:

3討論
3.1 三種治療方法的應用體會
3.1.1平陽霉素注射:平陽霉素是國產抗生素類抗腫瘤藥物,有效成分為博萊霉素A5,它是一種通過抑制DNA合成影響細胞代謝功能的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血管瘤系由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殖所致,平陽霉素注射可迅速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增生,促使血管瘤消退[1]。因此對于診斷為血管瘤而不能自行消退者,最適合應用平陽霉素治療。平陽霉素也非常適用于靜脈畸形的治療,尤其是體積大、位置深的靜脈畸形,如位于顳下窩、咽旁、腮腺區和頸深部靜脈畸形由于手術較復雜,應首先使用平陽霉素治療,對不能完全消退者再考慮改用其他方法治療。平陽霉素用于治療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常見副作用是局部腫脹,少數患者可引起發熱反應,一般3~4天可自行消退,高濃度可引起局部壞死,特別是嬰幼兒皮膚粘膜細嫩,應減低藥物濃度。平陽霉素大劑量用于抗腫瘤治療有引起肺纖維化者,我們最大總劑量用到96mg,未發現引起肺纖維化。
3.1.2 冷凍治療:冷凍治療的機理是通過低溫對一定范圍內的組織產生一種完全的無選擇的細胞破壞[2]。冷凍用于治療血管畸形簡便安全,術后一般不留瘢痕和畸形,是外科手術和其他方法不能獲得的,特別適用于口腔粘膜和皮膚表淺的微靜脈畸形和靜脈畸形,對深部靜脈畸形由于皮膚、皮下組織、肌肉的覆蓋,有效低溫很難達到病變組織,療效欠佳。有報道對深部靜脈畸形,通過外科手術切開翻瓣顯露瘤體后再采用冷凍治療取得良好效果[3],有待進一步臨床研究觀察。本組60例靜脈畸形和微靜脈畸形采用冷凍治療,其中口腔粘膜48例、頜面部皮膚12例(微靜脈畸形16例、靜脈畸形44例),總有效率83.3%。冷凍治療的副作用主要為術后局部水腫和形成水皰,一般可自行消退和吸收。
3.1.3 手術切除:手術切除是治療血管畸形的重要手段,對某些血管畸形如動靜脈畸形主要采用手術切除,本組5例動靜脈畸形均經手術切除。對其他方法治療效果不佳的靜脈畸形和微靜脈畸形也可通過手術切除解決,本組有28例術前經過其他不同方法(如藥物、冷凍、激光、硬化劑、平陽霉素注射等)治療效果不佳,最后經手術切除。對某些較大的血管畸形可采用手術與其他方法聯合治療,比如較大的靜脈畸形,先采用平陽霉素治療,待瘤體縮小到一定范圍再手術切除,不僅降低了手術難度而且減少了手術損傷和術后畸形。
3.2 治療注意事項:多數血管畸形采用手術切除是可行的,但由于口腔頜面部的解剖特點,手術切除更要考慮術后對面部容貌的影響,某些特殊部位如眼瞼、鼻部、唇部較大的血管瘤手術切除后缺損的修復就比較困難,我們主張盡量采用保守的治療方法,本組波及眼瞼和鼻部血管畸形5例,分別采用冷凍和平陽霉素治療,效果較滿意。腮腺部位的血管畸形手術應先解剖保護好面神經,然后切除瘤體或將波及的腮腺組織一并切除,本組腮腺嚼肌區靜脈畸形17例,其中12例手術切除,無1例引起永久性面神經損傷。深部血管畸形以靜脈畸形居多,多數有一定邊界,一般可順利切除,但面頸部巨大血管瘤由于波及的重要結構較多,而且涉及到術后缺損的修復,手術難度較大,可先用平陽霉素治療,待瘤體局限后再手術不僅可以減小手術難度而且可以減少手術損傷,本組12 例較大的靜脈畸形術前先用平陽霉素治療瘤體局限后再做手術,明顯降低手術難度。嬰幼兒血管畸形應盡量采用無損傷的保守治療,以免手術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畸形。
[參考文獻]
[1]張志愿.口腔頜面部血管瘤、血管畸形的治療選擇[J].上海口腔醫學,2000,9(4):193-199.
[2]李作孝,吳紹榮.冷凍治療口腔頜面血管瘤134例療效觀察[J].口腔醫學縱橫,1999,15(1):16.
[3]栗紅兵,劉蜀藩,歐新榮.頜面部深部海綿狀血管瘤的冷凍治療研究[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1,26(3):279-280.
[收稿日期]2008-03-09[修回日期]2008-05-20
編輯/李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