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臨床資料
某男,41歲,因“面部、手背部毛發較多”于2007年9月10日到我院就診。專科檢查:手背部皮膚顏色較深,Fitzpatrick 分型Ⅴ型,毛發較多,顏色黑、較粗,手背部靜脈血管粗且明顯隆起,其中3條較粗的靜脈血管直徑約0.2~0.5mm。應用E光(Elaser) DSL(Depilation System Laser)治療頭脫毛治療。術前準備:用剃須刀剃除毛發,局部清潔,治療區域均勻涂抹冷凝膠,厚度1~2mm。DSL治療參數:light:18~24J/cm2,RF:22~26J/cm2。治療區域光斑覆蓋2~3遍,局部為4遍,治療后部分毛囊周圍水腫,靜脈血管未發現明顯變化。治療后1周,出現手背部、腕部燒灼樣、持續性疼痛,給予“諾福丁”片口服止痛,1次/天,1片/次。并同時給予腸溶阿司匹林、維腦路通疏通血管治療。腸溶阿司匹林50mg/天,1次/天,維腦路通片3次/天,每次2~3片,癥狀逐漸減輕,約45天后癥狀消失,早期手背部靜脈血管無明顯變化。3~4周后,手背部靜脈血管逐漸變細,病變血管有觸痛;2個月后病變靜脈血管消失,腕部加壓后做握拳動作,病變血管未顯充盈;4個月后,陰雨天仍有腕關節及手背部皮膚隱性鈍痛,體檢發現原手背部3條較粗的靜脈血管變細或消失,兩側靜脈血管代償性增生。
2討論
Elaser脫毛的原理是利用光電協同技術(electro-optical synergy),即通過聯合使用光能和射頻能,同時作用于毛干和毛囊,無論毛發顏色深淺都能夠獲有效治療。Elaser在治療過程中,光能主要用于調整靶組織的阻抗值,引導射頻 (RF)能量集中作用于靶組織。光能不是主要治療能量,從而避免了主要能量的反射和折射問題[1]。基于射頻 (RF)的特性,RF在皮膚組織產生的熱效應取決于電流密度,電流密度的分布取決于皮膚組織的阻抗分布,組織溫度越高阻抗越低,電流密度越大,產生的熱效應越高;反之,組織溫度越低阻抗越高,電流密度越小,產生的熱效應越低。所以靶組織對起主要治療作用的RF能量的吸收并不受表皮色素屏障的影響,RF能量可以充分作用于靶組織,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2]。
半導體激光的波長是900nm,這個波長正好對應血色素的最高吸收峰值[3],并且它的穿透深度大于2mm,最高能量密度達50J/cm2,脈寬可達200ms。而射頻能量的最大密度是100J/cm2,脈寬同樣也是200ms,它通過雙電極作用于皮膚,穿透深度約2mm。Elaser用于脫毛的治療頭DSL同樣是半導體激光,波長810nm,射頻能量為10~50J/cm2。810nm雖然不是血色素的最高吸收峰值,但根據血色素的光吸收曲線,與吸收峰值相差不是很大,而靶組織對射頻能的吸收曲線是一樣的,因此,從理論上講,應用DSL進行脫毛時完全有可能造成治療部位尤其是表淺部位靜脈血管的收縮或閉塞。故應用DSL進行四肢末端脫毛治療時應慎重選擇適應證,尤其是對于有隱靜脈功能不全和靜脈曲張的患者要慎重。
本組在治療后出現疼痛的原因主要考慮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光電協同作用對骨膜的熱刺激,引起骨膜的炎癥反應;②靜脈血管被破壞后代償血管未形成前,局部血液循環障礙,酸性代謝物不能及時排出所致;③不能排除對手背部小動脈血管的損傷致組織缺血所引起的疼痛。疼痛時服用諾福丁片止痛效果好,但用腸溶阿司匹林、維腦路通疏通血管治療,未能有效阻止受損血管的閉塞和攣縮,手背部靜脈回流最終通過側枝循環的建立來替代。
[參考文獻]
[1]尚 瑜,洪 偉,蔣 彪,等. Aurora全功能E光 美膚治療儀治療面部毛細血管擴張83例 [J].中國美容醫學,2006,15(3):144-145.
[2]林紹華,李俊杰,袁景桃.應用半導體激光脫毛152例臨床觀察[J].中國美容醫學,2004,13(1):90.
[3]Bitter P,Mulholland S.Report of a new technique for enhanced non-invasive skin rejuvenation using a dual mode pulsed light and radio-frequency energy source:Selective radiothermolgsis[J].J Cosmet Dermatol,2002,1(2):142-143.
[收稿日期]2008-04-21[修回日期]2008-06-11
編輯/李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