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美容整形就診者的心理過程及干預對策。方法:對950例就診者不同治療護理階段的心理進行評估,并針對就診時的自卑,手術前的懷疑、恐懼,手術后的焦慮、挑剔和后悔,恢復后得意或失望等心理特征,分別在不同時期給予相應的尋求補償指導、肯定定勢心理引導、針對性解釋、領悟和諧美的真正含義等干預措施。結果:就診者能夠正視容貌的客觀性存在與美容整形手術的實際功效。結論:關注就診者不同階段的心理特征并給予相應的預見性專業指導,可改善其情緒狀態,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關鍵詞]修復外科手術;心理過程;心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08)06-0915-02
Psychological process and intervention counter-measure of plastic and beauty surgery clients
LI Qing-mei,WANG Xi-ping,WU Jin-ning,XIAO Li-zhen,HUANG Xue-hua
(Department of Plastic Surgery, Yuebei People's Hospital,the Medical College of Shantou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26,Guangdo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ntal process and intervention counter-measure for clients of plastic surgery. Methods 950 clients were taken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relevant seek compensation guidance, confirm psychological guiding. Counter explain and grasp the real meaning of harmonious in different stages according to thei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inferiority at seek medical advice and preoperative doubt, fear and postoperative anxiety, nitpick and regret, as well as complacent and disappointed after recovery.ResultsThe clients can face up to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appearance and the reality effect of plastic surgery. Conclusion It can improve clients' feelings and decrease their unnecessary issue tha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ir psychological feature in different stage and give them relevant predictive special guide.
Key words:plastic surgery;psychological proces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美容整形是醫學審美與外科技術相結合,對人體某些生理解剖范圍內的美學缺陷加以修復和再造。美容手術效果不是以單純的癥狀解除、功能改善為標準,而是與就診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因此美容整形手術后令人頭痛的并發癥來源于心理而非生理[1]。我們通過對950例美容整形就診者心理過程及相關特征的觀察,根據心理需求,將干預對策貫穿在治療護理的每一階段,使其能夠正視容貌的客觀性存在與美容整形手術的實際功效,改善情緒狀態,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1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本組從咨詢者轉變成美容整形受術者950例,年齡18~70歲,眼部手術480例,鼻部手術172例,唇頰部手術13例,乳房手術72例,會陰部手術30例,脂肪抽吸63例,腋臭根治120例。
1.2方法
1.2.1 心理過程評估方法:通過問診和溝通,觀察了解就診者所訴手術部位的狀態、煩惱程度和日常生活狀況[2];手術前最擔心和懼怕的問題、手術后一周內最關注的問題;手術后一個月對手術效果的評價。
1.2.2心理過程評價主要依據:自卑心理:沒有容貌的絕對缺陷,但總對自身容貌或形體不滿,甚至認為別人對所訴手術部位有不快感。懷疑恐懼心理:渴望手術而又懼怕手術,懷疑醫師能力和經驗,擔心手術效果不完美。焦慮、挑剔和后悔心理:對手術后正常組織腫脹程度難以接受,要求多用藥物或提前拆線,甚至要求恢復原樣。得意或失望心理:對手術效果滿意而產生相應的美感愉悅或忽略原有外貌基礎而達不到期待中的理想效果而失望。
1.2.3干預對策:①尋求補償指導:對于心懷自卑感而期望值又高的就診者,首先認真傾聽其訴說、用感情上的理解使對方知道我們在設法解決他們的問題,認同其愿望是良好的,但同時勸導其必須正視容貌的客觀性存在,特別是一些基本生理素質條件如高矮、肥胖、皮膚黑白等很少能給予根本性改變。同時在接受治療和護理期間,醫護人員不斷引導其淡化對容貌的關注,因身體條件限制和社交能力缺乏而產生的自卑感,盡可能在心智活動和體能活動上尋求補償,以此來彌補和確立自信心。②肯定定勢心理引導:針對美容受術者對特定的美容手術或美容醫師都會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勢,并因此影響對手術效果的判斷這一特點,根據就診者的具體情況和手術要求分診到擅長該方面手術的醫師就診,并向就診者展示該醫師做同類手術的術前后對比照片,用反映手術醫師經驗和技術的“鏡子”令受術者形成肯定的心理定勢,有效穩定其情緒狀態。③針對性解釋:在術前進行預見性專業指導的基礎上,在術后再次耐心解釋手術創傷的程度及術后恢復期可能出現的疼痛、腫脹等是正常的組織反應和組織的愈合規律,并用圖片和其它受術者的實例解釋相應的問題,讓受術者能理解并以良好的心態耐心等待組織恢復。對于極力要求隆成“歐式鼻”的就診者,我們將黃種人的鼻部美學標準結合圖譜和特定的面型,耐心解釋隆鼻后的鼻梁小巧而細窄,額骨鼻突至鼻尖微具凹弧、鼻尖微翹才能顯得柔和而俊美,如果鼻梁墊得高而直,則會顯得兇狠而不協調,經過細致的溝通,基本能達成審美共識。④領悟審美評價標準:美容整形的基礎是在基于就診者原先所具備的條件之上進一步得到完善,但容貌美整體給人的知覺并不是單個器官美相加的“和”,而是各器官作為有機組成部分,融于容貌和諧的整體之中,美容整形手術追求的精髓就是和諧美。對不顧自己的面型而強烈要求做“歐式重瞼”或“歐式鼻”的就診者,用“著唐裝系領帶”的比喻,通常可以讓其領悟和諧美的真正含義。對手術效果滿意,會產生相應的美感愉悅,術后我們對受術者繼續進行相應的心理支持,用贊美和鼓勵性語言使其為達到美的滿足而感到欣慰,自信心增強而成為積極向上的動力。
2結果
就診者約50%就診時有自卑心理,80%手術前有懷疑、恐懼心理,5%手術后有焦慮、挑剔和后悔心理,98%恢復后對手術效果滿意而產生相應的美感愉悅,2%因主觀性美容失敗產生失望心理,后經細致的審美溝通或手術調整都基本達成審美共識。本組無客觀性美容失敗。
3討論
美容整形就診者根本動機是為了獲得人們的贊許,而不穩定的人格特征、術前期望值過高、缺乏溝通或溝通不當都會導致手術效果顯著不滿意,他人的觀點甚至一個不經意的評價也會戲劇性地影響受術者對手術效果的判斷[3]。美容整形手術的實際功效有時并不顯著,但從滿足人的“自我完善”心理需求來說是頗為成功的,現代美容整形手術在很多方面尚達不到人們實際所要求的,只能從調整心態方面解決,讓就診者降低期望值、正視期待的現實性和經受不完美結果的可能性[4]。容貌好壞的客觀存在與主觀感覺并不一定一致,排除容貌的絕對缺陷,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容貌問題,關健在于正確認識自己。如單瞼有時被看作是一種容貌缺陷,有時便不成為缺陷,就很少有人因為林黛玉的單瞼而認為她不美。能讓就診者正視容貌的客觀性存在、領悟和諧美的真正含義就能有效減少糾紛。
成功的美容外科手術必須符合下列3個條件:①滿足受術者的審美要求;②不影響受術者原有的功能;③手術后容貌和形態的改變符合國情和民俗,并與大多數人的審美觀念、審美習慣相吻合[5]。就診者的態度對美容手術的成功關系密切,對手術效果的接受程度受他們對術者的心理定勢影響,如果心理定勢是否定的,即使手術效果客觀上成功,但他們對手術效果也可能是否定或不完全肯定的;如果心理定勢是肯定的,而手術效果也是肯定的,那么受術者對手術的態度往往也是肯定的,甚至當有微小的缺陷時也能取基本肯定的態度。護士作為就診者與醫師的聯系紐帶,在治療護理過程中充當著美容心理咨詢師的角色,因此在學習心理和溝通、人際關系等軟技能的同時[6],努力培養共情、積極關注、尊重和溫情、真情坦率的品格,才能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通過多方面的途經和方法,提高醫學審美的欣賞能力和評價能力,才能真正成為就診者和醫師之間的橋梁。針對就診者的心理過程將干預對策貫穿于治療護理的每一階段,既穩定其情緒狀態,又有利于醫護人員在工作中處于主動地位。
[參考文獻]
[1]姜會慶.整形美容的心理學相關問題分析[J].醫學研究生學報,2006,19(8):673-674.
[2]戚可名.女性美容外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81-84.
[3]郭樹忠.心理暗示在美容心理障礙患者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01,10(5):454-456.
[4]李清梅.整形美容門診護士與就診者溝通的技巧[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3):180-181.
[5]彭慶星,何 倫,秦守哲.美容醫學基礎[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246-248.
[6]付艷芬,鄭顯蘭,李 平.軟技能的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74-76.
[收稿日期]2008-04-22[修回日期]2008-05-20
編輯/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