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文杰/編譯
父母之“命”
伊斯蘭社會通常由父母負責為兒子挑選妻子,一般在熟悉的、門當戶對的家庭里找。如果雙方父母對未來的兒媳和女婿都滿意,男女雙方也情投意合,就可舉行訂婚儀式。但是,如果男方或女方不同意,父母也不能逼迫子女成婚,伊斯蘭教不承認強迫的婚姻。訂婚儀式上,雙方主要討論給女方的彩禮、婚禮日期、儀式等。訂婚不具有任何約束性,結婚之前雙方可自由解除婚約。
結婚典禮通常在清真寺或新娘家中舉行。新娘的父親必須參加婚禮,表明他同意女兒結婚。假如父親不在,就由新娘的祖父、叔叔或哥哥代替。
網上婚禮
位于印度北方邦的“達魯利-烏柳姆”伊斯蘭宗教學校是印度最權威的穆斯林神學中心。不久前,該學校宣布通過互聯網結婚合法的決定。早在2005年就有過網上結婚的先例,印度勒克瑙市26歲姑娘沙布娜姆同當時位于麥加(沙特阿拉伯)的未婚夫阿布杜爾·卡拉姆在互聯網上舉辦了結婚儀式。新郎、新娘和親朋好友都坐在攝像頭前,通過網絡視頻參加婚禮。經過長期研究,印度神學家們得出結論,網絡婚姻完全符合伊斯蘭法律。按照穆斯林慣例,結婚儀式必須有中間人在場。伊斯蘭神學家們決定,互聯網可以扮演婚禮“中間人”的角色,因此,網絡婚姻是合法的。目前還不清楚,網上結婚在伊斯蘭世界是否十分盛行。俄羅斯的東正教和天主教則不承認網絡婚姻,他們認為在互聯網上舉行圣禮儀式是不被允許的。
一夫多妻
現代文明社會,一夫多妻制在許多伊斯蘭國家仍然是合法的,沒有任何限制。如:印度、敘利亞、約旦、沙特阿拉伯,這些國家的男子可以娶二至四名妻子。
由于受到西方社會女權思想的影響,非洲的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對多妻制有一定限制,假如男子想再娶,必須征求第一個妻子的意見,而且還要經過法院批準。
在實行世俗化統治體制的土耳其和突尼斯,法律明令禁止一夫多妻,但是,有些人還會找兩個妻子,只是不去辦理婚姻登記。
俄羅斯,沙俄時期允許伊斯蘭教的人娶多個妻子。前蘇聯則禁止多妻制,但在高加索和中亞地區仍然存在一夫多妻現象。
[編譯自俄羅斯《生意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