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清/編譯
每個國家都有被自己稱為“國技”的傳統項目。但在現代風潮的沖擊下,有的“國技”也遭遇大變活臉,引起“國技”粉絲們的陣陣哀嘆。
美國三大球銅臭泛濫
在美國,棒球、美式足球和籃球可以說是三大“國技”。這三項職業運動卻紛紛卷入重大丑聞。美國大學生棒球聯賽中,美國舊金山巨人隊球員巴里·班茲改寫了由漢克·阿隆保持的本壘世界紀錄,但因涉嫌服用興奮劑,使得這一成績大大貶值。就連喜好棒球的美國總統布什也改口說:“(這)是否是一項真正偉大的事情,應交由歷史來決定。”
足球明星邁克爾·比格由于參與斗犬賭博而受到無限期禁賽的處罰,白白糟蹋了大顯身手的好機會。最致命的是,美國聯邦調查局查出NBA裁判員蒂姆·唐納希參與了賭球作弊事件。據唐納希交待,他告訴參與賭球的人押在哪支球隊上就會贏錢,并且自己也將賭注押在該支球隊上。
以上這些丑聞,它們所共同表現出的一個特點就是:為了錢。在大學棒球聯盟中,球員為了獲得高額年薪,往往通過藥物來使自己的身體變得強壯;比格事件所反應的正是為了拼命賺錢而做出的無知行為。19世紀的美國詩人惠特曼這樣說過:“棒球是一項很優秀的體育項目,它是我們的節目,是美國的節目。”然而現在,不僅是棒球,就連美式足球和籃球等美國引以為豪的“國技”,也都因拜金主義而離“我們的節目”越來越遠了。
英國板球轉向兒童
板球運動起源于棒球。這項源自英國的“紳士運動”,在印度、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亞等絕大多數英聯邦國家非常受歡迎。這項最多得花上五天才能決出勝負的“優雅”運動,早已經被其發源地出現的另一種非常受歡迎的“庶民體育運動”——足球所替代,因為這項運動在兩個小時之內就可以決出勝負。
具有220年光輝歷史的倫敦馬里本·克利科特俱樂部面對這種變化趨勢深感危機,不得不開始面向最底層的競技人口推廣此項運動。從2003年開始,該俱樂部開辟了以小學生為主要對象的體驗教室。2007夏天在英格蘭和威爾士等12個地區召開了為期三天的板球比賽,共有1500人參加。快放暑假時,120名年齡在8-12歲的兒童在倫敦南部的格蘭德球場參加了復雜規則的板球比賽。
這些兒童中的大多數人都會足球,參加板球運動還是頭一回。孩子們饒有興趣地接觸到這項從未體驗過的運動,天真爽朗的笑聲傳遍了整個球場。11歲的湯姆·奧斯汀說:“板球也非常有趣。只是感覺與踢足球不太一樣。”去年參加過比賽的迪尼·阿里斯說:“因為板球讓人感到非常有趣才加入俱樂部。” 從這個現象來看,板球似乎有“卷土重來”之勢。
泰國藤球進軍奧運
身體躍起,在空中用腳踢球,對方則同樣只能用腳和背部以上部位擋球。這就是被視為泰國“國技”的藤球。藤球一詞由“Sepak”(在馬來語中是“踢”的意思)和“Takraw”(泰語中的“用藤編成的球”之意)共同構成。藤球由藤和合成樹脂按一定的編織方式制成。在古代的東南亞各國,踢藤球這項競技娛樂運動流傳很廣。1965年,制定了統一的藤球運動規則,并將其作為正式的體育項目。
據泰國藤球協會稱,目前約有7萬人參加了此項競技運動,包括大人和孩子。其中,約1萬人為大學生或者民間俱樂部成員。有的聯隊最多擁有八支球隊。觀看專業比賽的門票大約在100銖(約合人民幣22元)左右。泰國藤球隊在歷屆亞運會上共獲得14枚金牌,男子隊的實力更是無人能及。可惜的是,這一傳統“國技”至今仍不是奧運會的指定項目。不過,有實力的藤球運動員在泰國的受歡迎程度要高出足球、網球和拳擊運動員。泰國藤球協會秘書長拉特說:“作為國技,如何向國民推廣普及,并且進入奧運項目,提高影響力是今后的一大課題。”
[編譯自日本《中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