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辦好奧運的重要環節。2012年奧運會的主辦城市倫敦擔心屆時亞裔廚師嚴重不夠。業界深感時不我待,呼吁首相布朗能夠給申請英國工作許可的中國、印度和日本廚師特殊優待。
一封請愿信落在了唐寧街10號的收文籃中。這封信是由行業技能委員會“人力第一”和英國飯店協會聯合起草的。請愿信說,現在,中國、印度和日本都有大批廚師排著長隊要求到英國來工作。內政部應該向“高技能的外國廚師”開放申請入境的“快速通道”,就像足球明星轉會申請時享受的優待一樣,否則,到了2012年倫敦舉辦奧運會時,很可能會陷入“無人做飯”的窘境。
“人力第一”的總裁魏思德姆說,政府其實早就知道,招聘技能過硬的廚師非常不容易。他舉例說,英國現在特別需要日本的壽司廚師,一個有12年工作經驗的壽司廚師可能根本拿不到英國的工作許可,同是來自日本、但可能根本沒有經過同樣年限培訓的足球運動員卻能在移民隊伍中“加塞”,這種現象簡直就是“可笑”。
造成外國廚師嚴重短缺的原因之一是英國人飲食口味的巨變。在倫敦這樣的大都市,國際料理信手拈來。由于人員交流、來往頻繁,英國人對國際料理的正宗性和質量也更加在行在意。就像一個英國朋友曾經說過的,現在,再拿“咕嚕肉”這種玩意兒來代表中餐只能騙得了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
歐盟范圍之內,勞動力可以自由流動,因此,西餐廚師并不顯得特別緊俏。但是,亞洲菜系的高檔餐館,要想最大程度地保證風味特色和烹調質量,只有從亞洲請大廚。英國飯店協會的總裁考頓說,倫敦籌辦奧運會期間,上百萬的外國游客將登陸倫敦,對“好廚師”的需求只會增加。到哪里去尋找辦奧運需要的大批技術工人呢?
距離倫敦奧運會還有5年,難道英國自己就不能培養一批會做中國烤鴨、日本壽司或者印度咖喱的廚師?對此,在倫敦一家著名的印度餐館當廚師的朋友訴苦:當個好大廚,需要從切蔥切蒜學起,需要忍受老板的叫罵,需要流汗流血,需要挨燙,需要聰明,還需要一點想象力,但是學徒期間的薪水不過僅夠溫飽,現在那些耳朵上從早到晚堵著蘋果mp3的年輕人,能吃得了這個苦嗎?
[摘編自英國BBC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