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英文是Honeymoon,由honey(蜂蜜)和moon(月亮)組合而成。對這個詞的來源人們說法不一。有人認為它源于古巴比倫的民情風俗。在女兒出嫁的第一個月,女孩的父親每天都會讓女婿喝mead(蜂蜜酒),以此希望女兒的婚姻永遠幸福甜蜜。也有人認為,它源于古時英國人的婚俗。古時英國人的婚禮一般都在夏至前后舉行,而這一時期正好是一年中蜂蜜的首次收獲的季節。還有人認為它源于古代英國條頓人的搶婚習俗。丈夫在搶到妻子后在一段時間內,為了不讓妻子被搶回去,往往會帶著妻子隱居起來;在這段時間里,新婚夫婦就會喝蜂蜜酒。
不管Honeymoon一詞是怎么來的,提到Honey,人們自然會想到甜蜜,而提到moon,又會想到中秋的明月或海邊的皓月,有種羅曼蒂克的情調。所以Honeymoon來指新婚夫婦那段幸福、甜蜜、快樂、浪漫的時光似乎是再恰當不過了。
不過,有愛刨跟問底兒的人卻不完全同意這一觀點。他們認為,最初該詞與婚后第一個月并沒有關系,而是把幸福、甜蜜、快樂、浪漫的新婚生活比作月亮:盈則虧,虧極則盈,喻指這樣的生活只是暫時的。不信嗎?有史為證。1552年,理查德·胡略特在《英語-拉丁語入門》中寫道:
Honeymoon,指新婚夫婦的術語。從新婚夫婦最初不爭吵,而是在這一開始階段彼此深愛,到彼此的深愛顯現出減退,這一段時間通稱為Honeymoon。
對Honeymoon的這種解讀也許讓人覺得婚姻生活有些苦澀,卻點破了婚姻生活的真諦:婚姻生活雖然幸福甜美,但這種甜蜜就像月亮的盈虧只是暫時的,雙方還要一起承受人生的酸甜苦辣,一起經歷生活的風風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