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信息
飯店食具合格率低
上海部分區縣今年1月份食品監督抽檢結果出爐。食藥監管局南匯分局2008年1月份食品抽檢、快速抽檢情況顯示,食具的監督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2.14%,社會盒飯、學生盒飯、小吃店、企事業單位食堂的食具合格率為100%,但大型飯店、中型飯店、小型飯店的食具合格率分別為80%、85.71%和80%。
預防瘦肉精
上海有售定型包裝豬肝
上海五豐上食食品有限公司等生產的定型包裝的豬肝已推向上海的超市和標準化菜場,進入市民的餐桌。包裝上貼有背景標簽,例如生產日期、生產地址、保質期等,市民購買時一目了然。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此舉能做到每塊豬肝均“有案可查”,打擊未經檢測的“黑豬肝”流到市場出售,避免瘦肉精豬肝中毒事故的發生。
生豬體內芯片將取代藍印章
上海市食藥監局近日透露,目前正在進行一項新的課題研究,嘗試往生豬體內植入記錄相關信息的電子芯片,以取代目前在生豬身上蓋藍色印章的追溯方法。對于菜場內的無包裝、無標簽的豬肉塊,則將用追溯碼溯源。
據悉,今年上海市將全面實現肉品安全監管,“實時監管系統”將覆蓋所有定點屠宰場與定點肉品批發市場,并向道口、養殖環節、標準化菜場、集貿市場和超市延伸。根據統計,今年全市600家標準化菜市場、11家肉類批發市場、15家生豬屠宰企業、133家大賣場和外省市20家肉類加工廠將全部建立豬肉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統。
時令安全
在4月份,隨著氣溫的升高,一些本來無毒或毒性很低的蔬菜和水果會變成有毒或毒性增高的食品,在食用時應注意,避免誤食后引發食物中毒。
發霉甘蔗
正常甘蔗的橫切面是白色、無味的。受到真菌污染而發霉變質后甘蔗質地較軟,外皮無光澤,顏色較深,有酸霉等異味,且截面呈淺黃色、淺褐色至深褐色,甚至出現霉點。霉變甘蔗含有神經毒素,損傷人體中樞神經系統。民諺說得好:“清明蔗,毒過蛇”。而有些少數不法商販會將霉變甘蔗再加上一些色素榨成果汁賣,一般人很難分辨出來。所以購買甘蔗汁時應挑選新鮮甘蔗,確認未發生霉變后當場交給商販現榨。
四季豆中毒
四季豆俗稱刀豆、蕓豆。生的四季豆中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徹底加熱能破壞這兩種有毒物質。若加熱不徹底,毒素留存極易導致食物中毒。正確的烹調方法是充分加熱、徹底炒熟,使四季豆顏色由鮮綠色變為暗綠,吃起來無豆腥味。有的人喜歡食用前先用開水燙,再用油鍋爆炒,但如果兩度加熱均不徹底,達不到煮熟、煮透、煮變色的要求,未能將毒素分解殆盡,還是會引起中毒。
發芽馬鈴薯
馬鈴薯儲存時間稍長,表面會長出綠芽。由于未成熟馬鈴薯和發芽馬鈴薯含龍葵堿較高,進食后極易中毒。春季生芽的馬鈴薯較多,發芽多、皮肉變色的馬鈴薯不可食用。芽較少者,可挖去芽及芽眼周圍部分,烹調時加適量醋,燒熟、煮透再食用,有助于減少龍葵堿,避免中毒。
鮮黃花菜
鮮黃花菜里含有秋水仙堿,本身無毒,但進入人體后,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堿就有毒了。中毒時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口渴等癥狀。秋水仙堿是水溶性的,食用鮮黃花菜前要將其在開水中焯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沖洗,使秋水仙堿最大限度地溶于水中,再進行烹調,可保安全食用。食用鮮黃花菜,每次不宜多吃,最好不超過50克。
安全問答
如何清洗蔬菜,
有效去除農藥殘留?
一般來講,韭菜、卷心菜、小白菜、菠菜、空心菜等葉類蔬菜農藥殘留量相對較大。一是因為葉菜的蟲害比較嚴重;二是因為它們的生長周期短,農藥來不及分解,就已經上市。越是施用高毒農藥“灌根”的韭菜,長勢越好,葉子綠油油的,看起來非常漂亮。在購買時,千萬別被這樣的假象迷惑了。
為了最大限度減少殘留農藥的攝入,要除去附著在葉類蔬菜表面的殘留農藥,應把它先進行2~3次溫水清洗,然后適當浸泡,再清洗,最后烹調,這樣其表面80%~90%的殘留農藥都可以清除,還不會破壞其營養成分。對于已被蔬菜吸收的農藥,難以洗掉,只能在烹調時適當地延長時間,讓烹調溫度高一些,盡量減少殘留。另外,新買的蔬菜放一兩天再吃,也有利于農藥的降解。(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