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俗稱打呼嚕。是由于呼吸過程中氣流高速通過上呼吸道的狹窄部位時,振動氣道周圍的軟組織而引起。在吸氣過程中較為明顯,呼氣過程中也可發生。這種聲音有時可高達80分貝,不亞于繁華大街上的汽車噪音。
長久以來,睡覺打鼾被視為一種司空見慣的生活現象,除了被當作噪音,影響他人休息外,人們并不認為會對患者本人的健康造成多大危害,因而睡覺打鼾并未被當作一種病理現象引起人們的重視。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后,對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認識揭示了打鼾與呼吸暫停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人們進一步發現,睡眠打鼾不僅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主要標志,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而且與高血壓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也密切相關。打鼾已不再被當作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而是危害健康的疾病。
事實上,任何可引起鼻、咽喉等處氣道狹窄的因素都會促使打鼾發生,如氣道先天發育異常、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黏膜肥厚充血、扁桃體增生與腺樣體增生、下頜骨發育畸形或向后退縮、懸雍垂肥大、軟腭低垂、舌體肥大等等。肥胖患者頸部沉積了過多的脂肪,也是引起呼吸道狹窄而出現打鼾的原因之一。也有些患者白天時氣道無異常,睡覺時由于氣道周圍肌肉張力減低,加之仰臥位睡眠時舌根后墜,同樣可引起氣道狹窄,影響氣流的順利通過。
打鼾是如何引起的
飲酒及服用安眠藥可以抑制呼吸,加重打鼾,甚至誘發睡眠呼吸暫停。此外,吸煙也可以引起上呼吸道炎癥及水腫,而戒煙則可降低發生打鼾的危險性。
打鼾與遺傳有關,臨床常見家族性打鼾的患者。 肥胖是引起或加重打鼾的一個重要原因。在30~59歲的人群中,60%的肥胖男性有習慣性打鼾史,而非肥胖者只34%有打鼾史。特別是在35歲以后,由于體重增加,打鼾的發生率明顯增加。據研究,身體脂肪分布不均,尤其是頸部脂肪沉積與發病關系最大,這些患者進行有效的減肥常可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
打鼾的發生與年齡也有關系,兒童及青少年中雖有打鼾,但比率很低。男性到了35歲以后打鼾的發生率上升,女性更年期后打鼾的發生率上升。這與老年性肥胖、肌肉功能減退等因素均有密切關系。
打鼾的危害
◇打呼嚕——男人健康的“定時炸彈”
由于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環境復雜,男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
在家打呼嚕,影響家人的休息:出差打呼嚕,同事躲著睡覺,說影響工作,甚至遭到各種譴責和抱怨,致使男人經常處于身心疲憊之中。打呼嚕一方面使男人身體的各個器官,尤其是心腦器官受到嚴重的損傷,另一方面也給他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和交際帶來了諸多不便,如果不能及時得到糾正和治療,還會造成頭痛、頭昏、健忘、多夢、性功能障礙、腎臟損害、免疫功能下降。
◇打呼嚕——使老年人的健康“雪上加霜”
一方面。打呼嚕會造成一些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腦中風、心律失常、心肺功能不全等等;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群多已經不同程度地患上了這些疾病,打呼嚕無異于“落井下石”,使他們的病情“雪上加霜”,更加頑固難治。對于這樣的老人健康隱性危機,更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
◇打呼嚕——女人衰老的“隱形殺手”
打鼾并非男人們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女性患者也加入到了打呼嚕隊列中。女性打鼾除了會造成上述危害影響之外,還會產生一些對女性特有的影響:其一,長期打鼾氣血不暢。會造成女性面部皮膚松弛、粗糙、口臭口苦、出現魚尾紋、黑眼圈以及月經不調等癥狀。其二。打鼾的女性會使人產生厭惡反感情緒,造成情侶、朋友間的疏遠。從自身心理狀況來說,習慣性打鼾的女性在社會交往中一般心理壓力較重。人也變得特別敏感,特別是睡覺時精神高度緊張,容易導致神經衰弱,同時還會形成自卑、孤僻、焦躁、人際關系不融洽等性格障礙。
如何治療打鼾
目前用于治療打鼾的方法不下數百種,但許多方法的療效并不可靠。有一些簡單的辦法常可減輕病情,如戒酒,尤其是睡前禁飲酒;禁服鎮靜安眠藥;減肥;戒煙;側臥睡眠;保持鼻腔通暢等。
對于內分泌疾病引起的打鼾要治療原發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患者應該口服甲狀腺素片。肢端肥大癥的患者應該應用抑制生長激素分泌的藥物。鼻炎患者應用鼻黏膜收縮劑滴鼻,保持鼻腔通暢。但總體來講,藥物治療打鼾的效果有限。
側臥睡眠是治療打鼾的好辦法,但要讓打鼾患者在整夜的睡眠過程中保持側臥位有相當大的困難。不少人想了許多辦法。比較有效的是在睡衣后適當的部位縫制一個高爾夫球,當打鼾者仰臥位睡覺時,就會被球硌一下,自然也就改為側臥位睡眠了,經過一階段后就會養成側臥位睡眠的習慣。一般來說。高爾夫球大小合適、軟硬適中,是理想的選材。也可以就地取材,自行考慮適當的糾正方法。
耳鼻喉科及口腔科手術矯正鼻部及下頷骨畸形、切除咽口周圍的軟組織常可去除氣道狹窄。使鼾音減輕。兒童患者的打鼾常常是由于腺樣體或扁桃體增生引起,手術切除這些增生肥大的軟組織,會有很好的療效。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目前國內市場上治療打呼嚕的辦法較多。患者自己很難在紛繁復雜的新技術、新療法中科學地進行選擇。所以,患者應到正規醫院就醫,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正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