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糧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粗糧是相對于精米、白面等細糧而言的,它包括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以及各種豆類等。由于加工簡單,粗糧中保存了許多細糧中沒有的營養素。總的來說,粗糧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比細糧低,膳食纖維較多。富含B族維生素。許多粗糧還具有藥用價值,比如:蕎麥含有其他谷物所沒有的葉綠素和蘆丁,可以緩解高血壓;玉米可以加速腸蠕動,預防大腸癌、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膽結石等。
★長期吃粗糧有礙某些營養素的吸收
由于粗糧中含有的纖維素較多,如果每天攝入纖維素超過50克,會使人體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造成骨骼、心臟等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的免疫力,甚至影響到生殖能力。此外,蕎麥、燕麥、玉米中的植酸含量較高,會阻礙鈣、鐵、鋅、磷的吸收,影響腸道內礦物質的代謝平衡。所以,吃粗糧時應適量增加上述礦物質的攝入。
需要注意的是,纖維素含量較多的食物對于青春期少女危害較大。因為食物中的膽固醇會隨著粗糧中的纖維排出腸道,膽固醇的吸收減少,就會導致女性激素合成減少,影響子宮等生殖器官的發育。因此,青春期少女的纖維素攝入每天不應超過20克。老年人由于胃腸功能減弱,高纖維食品會導致營養不良c特別是鐵、鋅補充不足,會造成貧血和大腦早衰。老人每天的纖維素攝入最好不要超過25-35克。
★細糧、粗糧比例要合理
以25-35歲的人群為例,過量食用粗糧,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無機鹽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還會影響到人的生殖能力。尤其對于這一年齡段的男性來說,飲食中應含有豐富的鋅、硒、維生素B族和C,而長期進食過多的高纖維食物,會使人體的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攝入量大減,微量元素攝入差,會使心臟、骨骼等臟器功能以及造血機能發展緩慢。降低人體免疫能力。
目前,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頒布了纖維食品指導大綱,給出了健康人常規飲食中應該含有30-50克纖維的建議標準。粗細糧搭配食用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