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寒風勁,又到咳喘高發時。冬季是小兒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高發季節。預防小兒呼吸道感染,加固呼吸道防線,加強他們對氣候變化的自身調節能力,是家長們面臨的一大挑戰。其實,冬季也正是幫助孩子們開展抵御寒冷氣候的各種鍛煉的好時機。
呼吸冷空氣 讓孩子經常到戶外活動,接受日光浴,呼吸冷空氣。要鍛煉用鼻呼吸,充分發揮上呼吸道“調溫器、加濕器和過濾器”的功能。當冷空氣從鼻腔進入呼吸道以及和皮膚接觸后,這些部位的血管會收縮,并刺激神經、免疫等系統產生調節反應。經常呼吸冷空氣,可使調節反應的靈敏度提高,反應速度加快,保護機體免受寒冷的損傷。
少穿多活動 氣候變化時為孩子增減衣物是對的,但穿衣要舒適,不宜過多過厚。在注意防凍的情況下,盡可能讓臉、手經常暴露在外。衣著過多會影響四肢活動,使小兒失去鍛煉機會,削弱抗寒能力。活動太少使體內產熱也少,反易著涼,引發反復呼吸道感染。需注意的是,活動要充分,時間不宜太長,有汗要及時擦干。
洗飲用冷水 要培養孩子用冷水洗臉、洗手、刷牙,喝冷開水的習慣。當然,這種鍛煉要有一個逐漸的適應過程,開始先用溫水,逐漸降低水溫,最后改為冷水。一般從夏天開始,一直延續到冬天。此外,還要讓孩子愛喝水、多喝水,養成按時喝水的好習慣。體內水分充分,痰易排出,二便通暢,呼吸、消化和泌尿三大開放系統功能都正常,當然就不愛感冒了。
勤開窗 勤開窗可隨時交換室內外空氣,提高室內空氣清潔度和氧含量;可加強人體對體溫的調節,增強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在天氣條件好時候,也可適當開窗睡眠,這樣氧氣充足,有利于神經系統充分休息;早晚開窗換氣,讓室內空氣清新、流通,或安裝排風扇、通氣窗口等。
重視足保暖 雙足與呼吸道之間關系密切。一旦足底受涼,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內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活動減慢,病原微生物可乘虛而入。重視足部保暖,一是鞋襪穿著要柔軟暖和、清潔干燥;二是每晚睡前用熱水洗腳,并給予適當的按摩;三是讓孩子多下地活動,促進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環,增強御寒能力,提高機體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