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諸葛亮在七擒孟獲的過程中,很多將士水土不服。后經(jīng)一小村寨,見村民面黃肌瘦,諸葛亮頓起惻隱之心,發(fā)放軍糧施救。村民們十分感謝,一土著白發(fā)老人得知許多蜀兵患了熱毒病時,便叫來自己的一對孿生孫女:“金花、銀花,你們?nèi)ゲ蓭卓鹣伤巵頌槭褴娊怆y。”然而三天后,姐妹仍未歸來。人們多方尋找,在一處山崖,只見兩只藥筐中已采滿了草藥,筐邊有野狼的足跡和被撕碎的衣服鞋子。蜀軍將士吃了草藥得救了,而金花、銀花卻為此獻出了生命,為了紀念她們,人們就把這種草藥開的花叫作“金銀花”。
金銀花,又名銀花、雙花、忍冬花、金藤花,每當(dāng)夏季,我國南北諸省的山區(qū)、丘陵,都有這種蔓藤爬攀植物。花開時初為純白,繼而變黃,清香撲鼻,因為枝條上綴滿黃白兩色的鮮花,故名“金銀花”。
金銀花是一味常用中藥,中醫(yī)認為它性味甘寒。能清熱解毒、涼散風(fēng)熱,多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急性乳腺炎、大葉性肺炎、細菌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癰癤膿腫等。入藥用的金銀花,采集時頗有講究,須在晴天清晨露水剛干時摘取,并及時晾曬或陰干,這樣藥效才佳。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金銀花的抑菌作用廣泛,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結(jié)核桿菌、肺炎雙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此外,金銀花還具有抗病毒、抗炎、解熱、調(diào)節(jié)免疫等作用。
最具代表性的金銀花方劑。是治療風(fēng)熱外感的“銀翹散”:金銀花、連翹各12克,薄荷、芥穗、牛蒡子、桔梗各10克,竹葉、甘草、豆豉、蘆根各6克,共研粗末,每次18克,水煎服。市售的“銀翹解毒片”也以此方為依據(jù)。
[金銀花茶]
取金銀花(或鮮品)5~10枚,先以水沖凈,再加沸水浸泡15~30分鐘,即可成一杯清香淡雅的金銀花茶,有清熱去火之功效,春夏之日日飲一杯,能防治內(nèi)熱外感。但因其性寒不宜長飲。陽虛體弱之人須慎用。
[金銀花綠豆粥]
金銀花10克,綠豆30克,大米100克,白糖30克。將金銀花、綠豆、大米淘洗干凈,去泥沙;大米、綠豆同放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30分鐘;加入金銀花、白糖,再煮5分鐘即成。每日1次。此粥具有清熱祛風(fēng)、生津止癢的功效,對風(fēng)熱外侵型皮膚瘙癢癥有較好療效。
[銀花蜂蜜飲]
取金銀花、菊花、山楂各10克,蜂蜜100克。加清水適量,煎煮30分鐘,濾出藥汁飲服,可治暑熱頭痛,心煩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