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總屬甘溫補氣之品,但以不同種類和加工方法補益之功強弱不一。平時體質較差或病后體虛,癥見神疲乏力、面色少華、怕冷、手足欠溫、經常感冒、鼻塞流涕、心慌、納少、便溏、下肢水腫。苔薄白、舌淡、脈細弱等氣血虛弱者,均可服之。但對高血壓、肺結核等患者,癥見頭痛、面赤、痰中帶血或咯血、盜汗、口干或苦、大便干結、舌紅少津等陰虛火旺者不宜服之。
服用人參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煎湯:生曬參和紅參宜用此法。先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15分鐘后放在小火上煮沸半小時以上即可,分2~3次溫服。
噙化:紅參和西洋參適用此法,先將人參蒸軟后切成薄片,每次含1片,約1小時后咀嚼咽下,每天噙化1~2片。
泡茶:人參薄片及參葉、參果均適用此法。一般用3~5克泡茶,宜在24小時內飲用完。藥渣也可嚼服。
泡酒:將整根人參或將30克人參銼成粗末,裝入細口瓶中,加入白酒500毫升,密封瓶口,半月后開始飲用,每晚服15毫升左右。
吞粉:將人參或參須研成細粉吞服,每天2次,每次1~2克。也可將1克人參裝入空心膠囊中,分2次吞服。
藥膳:將人參切片或銼成粗末后配制滋補保健藥膳食用,以食物與藥用熔于一爐,可收到藥療和食療的雙重效果,如人參粥、人參紅棗桂圓羹、砂鍋人參雞等。
如各種參未能服完,可裝入棕色玻璃瓶或將人參包入紙內扎緊放冰箱冷藏,溫度一般在5℃左右。也可用小木盒或餅干筒,在其底部鋪些塊狀生石灰,在石灰面上鋪上紙,然后將已包好的人參置于其上。這樣處置可防潮、防蛀。南方的黃梅季節和陰雨天不宜打開。
人參不宜保存過久,一般為3~6個月。保存過久會走油、變黃,降低其性能效力,影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