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文章里,我們談到了睡眠的一些基本原理。很多人一直被失眠困擾著,其實相當一部分人的失眠都不是真的有了什么病,而是由于睡眠習慣不好造成的。
何時就寢比較好?
晚上什么時候上床睡覺比較合適?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沒有固定的時間,什么時候覺得困了就可以睡覺了。
人體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有機體,每天晚上“犯困”的時間不盡相同,今天也許十點鐘就困了。明天可能十二點還全無睡意。白天過于興奮、勞累、緊張會對晚上的睡眠時間有影響。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所以睡眠時間萬萬不能刻板設定。有些朋友過于嚴格“遵守紀律”,每天一到了“該睡覺”的時間,不管困不困都上床躺下,等待自己進入夢鄉。不困自然就睡不著,于是難免著急:怎么還睡不著呢?是不是失眠啦……越著急越睡不著。結果真的失眠了。睡眠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并沒有固定的時間。如果非要設定這么一個鐘點,這本身就是在制造失眠。
對于睡眠。筆者的建議是:不要設定時間,不要等待。如果不太困,可以去讀書看報、看看電視等。什么時候覺得困倦了再上床睡覺。
說到這里。可能有些人會提出異議:這樣的話。我睡得太晚。第二天早起上班會不會受影響啊?沒錯,如果睡得太晚,第二天早晨可能會覺得很難受。不過不要緊,堅持按時起床,到了晚上您一定會早早就犯困了。人體自身是有調節功能的,睡眠不足的話,機體會自動將睡眠節律往前調,以保證得到充分的休息,轉天的早晨就會覺得很舒服了。
是失眠還是“覺少”
睡眠節律有一個與年齡相關的特點:年輕人的睡眠節律往往“后傾”,而老年人則正好相反,睡眠節律大多“前傾”。說得通俗一點,年輕人“夜貓子”比較多,喜歡晚上熬夜,早上就起不來;老人一般習慣早睡早起,甚至晚飯后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時就可以不知不覺地進入夢鄉了,早晨天不亮就自然醒來。此外,年輕人睡眠時間較長,總是睡不夠;而老年人睡眠時間較短,總是睡不足。人上了年紀“覺”少,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
筆者曾見過不少抱怨失眠、早醒的老年朋友,仔細詢問以后才發現其實他們的睡眠時間并不算少,只是由于睡眠節律前傾,晚上睡覺時間過早,加上老年人本身睡眠時間就短,所以自然會早早就醒了,這是不足為奇的。有的老人從晚上九點睡到凌晨四點,已經睡了七個小時啦,這能算是失眠嗎?所以睡眠不好的老年朋友,您不妨留心一下自己是不是晚上睡得太早了?
“餓”的慌與“撐”的慌
在失眠患者中,還有另一種較為常見的情況: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不大好,平時喜歡躺在床上讀書看報看電視,或者沒事總是在床上“歪”著休息。這類習慣是很容易引起失眠的。這是因為。如果白天在床上待的時間太長。人的身體就會逐漸對床產生一種耐受,晚上自然睡不著啦。
另外,很多人有午睡的習慣。這是可以的,但是不能睡得太久。人對睡眠的需要就像飯量一樣,往往是恒定的。睡得太少會覺得“餓”的慌,睡得太多也會“撐”的慌。白天如果睡眠過多,勢必就會影響夜間的睡眠。大家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白天睡了一下午。晚上就很難睡著了,即使勉強睡著了,也會睡得很淺,不斷地做夢,感覺很不好。這是因為在白天的睡眠里已經把一天的深睡眠都消耗光了,晚上自然就睡不實了。因此,午睡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以內比較合適。
也有人認為,既然這樣。那我干脆一次睡“飽”了如何?
首先,每個人對睡眠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有些人需要多睡,有些人則沒有這么大的“飯量”。據說拿破侖每天只睡三小時就夠了。其次,睡眠也不是睡得越多就越好。
奇妙的睡眠周期
睡眠周期是睡眠的基本單位。我們的睡眠實際上就是由若干個睡眠周期構成的。一個睡眠周期的長度一般在90分鐘左右,具體時間因人而異,可能會有稍許差異,但每個人自己的睡眠周期長度是比較恒定的。每個周期是由兩個睡眠相構成的:快速動眼睡眠相(REM)和非快速動眼睡眠相(NREM)。REM是一種淺睡眠,它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做夢,同時全身肌肉松弛。可以認為這是人體的外周在休息。NREM主要是深睡眠,很少做夢,它是人體的中樞在休息。一般來說,人的整晚睡眠中,NREM占的時間越長,睡眠質量就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NREM與REM二者在睡眠周期中占的比例是在逐漸變化的。前面我們說過。睡眠周期的長度是基本恒定的。NREM多,REM肯定少;反之亦然。睡眠剛開始的時候,也就是第一個睡眠周期里。NREM占的比例比較大,大約在70到75分鐘左右,而REM很少。只有15到20分鐘。隨著睡眠時間的延長。NREM會逐漸縮短而REM逐漸加長。如果睡眠時間過長,比如超過了10個小時的時候,那么,睡眠周期幾乎已經完全被REM占據了,就會一個接一個地不斷做夢。同時全身肌肉會過于松弛。此時起床就會覺得腦子昏昏沉沉的,身上軟綿綿的沒力氣。
就像吃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一樣,睡眠也并不是睡得越多就越好。一般來講,每晚的睡眠控制在5個睡眠周期,也就是7.5小時左右就足夠了。
“睡”半功倍
有些朋友可能會說。我的工作和學習太忙,保證不了7.5小時的睡眠啊。沒關系,我教給您一個秘訣。西方科學界最新研究的結果是,人醒來后是否覺得解乏,一方面取決于睡眠時間的長度,另一方面則取決于您的睡眠周期是否被打斷。也就是說。睡足8小時仍舊有可能感到疲憊,而只睡了4個半小時,卻依然會精神飽滿。
研究表明,人在沒有任何其他外界干擾的情況下自然睡眠,平均會在90分鐘的倍數時間后醒來。也就是在完成睡眠周期時醒來。那么,睡眠時間只要為90分鐘的倍數(1.5小時、3小時、4.5小時、6小時、7.5小時),即可極大地改善睡眠質量。西方甚至有人提出“三小時睡眠法”,就是基于這個原理的。所以,您不妨試一試。計算一下睡眠時間,把鬧鐘定在1.5小時的整數倍,也許會收到“睡”半功倍的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