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的朋友們大多結婚了,或是正有條不紊的奔向婚姻殿堂而去。即使是戲謔的稱婚姻為愛情的墳墓,還是無法阻擋人們把婚姻當成是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來認真對待。
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恐怕都無法回避婚姻這個話題。而真正走入婚姻的兩個人卻未必是因為愛情,可能會因為很多其他的東西。然而有很多人弄不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愛情和感情完全是兩個概念。
以前聽過很多人在講,說起以前那些彼此根本沒見過面,只憑媒妁之言就結婚在一起的人,生活了一輩子也很幸福,甚至還走到了金婚年紀。
但是,我依然要說,在這里他們之間只是感情,不是愛情。感情可以慢慢培養,而愛情則不可能。
能夠培養出來的是感情、是親情,是互相離不開的習慣。很多人把這種習慣了的親情感覺等同于愛情,這實在是一種謬誤。
愛情是什么呢?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可以換個說法,“哪種感覺算是愛情呢?”“一見鐘情”就是愛情。古今中外無數文學名家對“一見鐘情”做出了太多精彩的描寫。
很多人一輩子到最后最愛戀的,最念念不忘的,往往是那個一見鐘情的女人。在這一點上,很多女人比男人更加徹底。
但是這里有另一個問題。一秒鐘的愛情未必能成為一輩子在一起相濡以沫的基礎。由愛情過渡到婚姻,習慣與磨合才是重要的地基。
所以我說,沒有愛情的婚姻未必不幸福,只有愛情的婚姻,肯定是座墳墓。所以真正值得我們羨慕的是,兩個在一起的人既有愛情,又有習慣。這種幸福是非凡的,也是少見的。
錢鐘書說婚姻好比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然而當下卻有一部分人甘心做單身貴族,對婚姻有一種莫名的恐懼。記得多年以前,有一個朋友對我說,當你還是單身時,一個人睡在床上,而當你結婚后,早晨起來一睜眼,發現旁邊躺著個女人,那一幕該有多么恐怖。
我當時很驚訝,驚訝于他為何選擇“恐怖”這個字眼來形容。
最近看了一部英國的老片子,1994年拍攝的《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片子是喜劇片,然而笑過之后,卻讓你陷入一種淡淡的若有若無的哀愁之中。影片提出一個問題——當一個人真正遇到一生中摯愛的愛情時,究竟應該怎么辦?
查爾斯在最后關頭得償所愿,可是對于像我們沒有查爾斯那樣幸運的普通人呢?愛你的人與你愛的人往往并不是同一個人,我們如何取舍,在現實中無論如何都注定是一場悲喜劇。
片子里說,面對人生危機時,英國人的最佳處理方式就是找個人結婚。而現實中帶來的往往是另一場危機。
生活就是這樣,婚姻是人生的一場盛宴,只是這筵席充滿了酸甜苦辣,要想幸福,就要努力去找到適合自己下咽的菜肴。套用一句話來說,菜肴好吃不好吃,只有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