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香椿的故鄉,栽培歷史悠久,《逍遙游》中即有:“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的描述。可以食用的香椿品種有兩大類:一是紫香椿,幼芽呈絳紅色,富光澤,香味濃,油脂含量高;二是綠香椿,幼芽為綠色,香味較淡,油脂含量較少。
香椿不僅營養價值高,還是保健食療佳品。據《本草綱目》和《食療本草》記載,香椿具有清熱利濕、利尿解毒之功效,可清熱解毒、澀腸、止血、健脾理氣、殺蟲及固精。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香椿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痢疾桿菌和傷寒桿菌都有明顯的抑殺作用。是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感染的良藥。
香椿既可單食,又可與他菜為伍。這里向您介紹幾種簡單的食用方法。
[香椿魚]
主料:香椿100克,雞蛋1個
輔料:淀粉50克,鹽、椒鹽適量
制作:
1、香椿洗凈后晾去水分,用鹽水腌1分鐘。撈出。擠干水分,撒上干淀粉待用。
2、淀粉加雞蛋、鹽、少量油拌成糊待用。
3、炒鍋燒熱,放油,香椿裹蛋糊放入其中炸一下撈出。
4、油鍋再燒熱,香椿放入再炸一下。撈出。涼后蘸椒鹽吃。
[香椿拌豆腐]
主料:豆腐1盒,香椿芽100克
輔料:香油、精鹽、味精各少許
制作:
1、香椿芽用開水燙一下,擠去水分,切成末放在豆腐上面,放入盤內攪勻。
2、加入精鹽、味精、香油拌勻即成。
[椿頭丸子]
主料:香椿芽200克,五花肉150克,雞蛋4個輔料:鹽、味精、料酒各少許。植物油1000克(實耗50克),面粉、面包渣、花椒鹽各適量
制作:
1、香椿芽與五花肉剁成末。加入蛋清、料酒、鹽拌勻做成丸子備用。
2、雞蛋打入碗中攪成蛋糊,把做好的丸子沾上面粉,拖上雞蛋糊,再滾上面包渣,放入六成熱的油中炸熟撈出,待油溫升至七成熱時,再放入丸子炸成金黃色撈出,瀝凈油裝盤,撒上花椒鹽即成。
[香椿竹筍]
主料:鮮凈竹筍200克,嫩香椿頭500克
輔料:鹽、味精、淀粉、麻油、鮮湯各適量
制作:
1、竹筍切成塊,嫩香椿頭洗凈切成細末,并用精鹽稍腌片刻去掉水分待用。
2、炒鍋燒熱放油。先放竹筍略加煸炒,再放香椿末、精鹽、鮮湯用旺火收汁,點味精調味,用濕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起鍋裝盤。
特別提示:香椿吃前一定要用開水燙一下,研究發現,平均每公斤香椿中含亞硝酸鹽30毫克以上,而用開水燙后僅為每公斤4.4毫克。另外,香椿為發物,多食易誘發痼疾,故慢性病患者宜少食或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