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繼2007年遼寧、四川GDP突破萬億元成為“萬億俱樂部”第八、第九個成員之后(其他7個為:廣東、山東、江蘇、浙江、上海、河北、河南),在制定未來5年發展目標時,吉林、福建、湖南、天津等省市都明確表示要晉級“萬億俱樂部”,而北京、湖北2007年GDP邁入萬億大關,意味著其經濟對周邊地區以及全國的影響都在加大。可以預見,到2012年,全國半數以上省份都將成為“萬億俱樂部”成員。毫無疑問,它們將成為未來中國發展的主導力量;它們的發展路徑,也將是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
1、提升:好字優先的同盟者,更注重由大轉強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系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2007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強調,“必須堅持好字優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落實“好字優先”方針的核心就是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毫無疑問,“萬億俱樂部”成員在這方面必須走在前面。
“萬億俱樂部”領頭羊的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積極主動以世界眼光謀劃未來五年廣東發展,未來五年將大力實話經濟國際化戰略,積極開拓俄羅斯、東盟(亞細安)、中東、非洲和南美洲等市場省政府將幫助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省委書記汪洋此前在各種會議上多次強調,廣東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世界政治、經濟的變化對廣東的影響甚至大于國內政府的影響。“再不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用改革創新來解決問題,廣東‘排頭兵’的位置將難以自保”。浙江省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動經濟發展轉型升級,今后五年,要部署實施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行動計劃、重大項目建設行動計劃等“全面小康六大行動計劃”。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標準化戰略和品牌戰略,推動“三個千億”工程。即千億基礎網絡、千億惠民安康、千億產業提升工程建設。與廣東、浙江一樣,作為另一個經濟大省,由大到強的跨越也成了山東今年5年的總目標。為此,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把自主創新作為山東發展戰略的核心,作為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關鍵”,力爭到2012年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以上,推動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向自主創新轉變。著眼于促進工業由大變強,該省將重點抓好鋼鐵、石化等領域企業的優化重組,培育100戶營業收入100億元以上的大型骨干企業集團。
如果說廣東、浙江、山東等是目前“萬億俱樂部”成員中的代表,吉林、福建、湖南等則是沖刺這一目標的生力軍。吉林省提出未來5年主打“新型產業基地”牌。該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建設新型產業基地。建設汽車、化工、軌道客車、光電子等產業基地,實施200萬噸汽車、百萬噸乙烯、千萬噸鋼、千萬噸玉米深加工等項目,做強做大支柱優勢特色產業。福建省提出,要“努力建設科學發展的先行區”。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今后,福建省將把項目帶動與品牌帶動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抓手,把兩個帶動延伸、運用到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各個領域。湖南省則提出,未來五年主要任務仍是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新型城市化、核心舉措是培育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集群,鼓勵支持中小企業圍繞骨干企業發展專業化配套生產,培育一大批“小巨人”企業。整合資源和發揮優勢,重點扶持十大優勢產業加書信發展,促進形成一批產值過千億元的產業。
2、轉型:轉變發展方式最突出服務業主導地位
如果說提升發展質量是轉變發展方式的核心內容,那么,把服務業發展成主導產業也就成為未來5年許多地方產業結構轉型的重點選擇。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一些省市對此作出了明確部署。
山東省就清醒地認識到,“服務業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更是我們一發揮后發優勢,縮小與先進省份差距的潛力所在”。為此,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后五年,要立足把服務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主導產業,力爭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以上。把金融保險、現代物流、科技信息等“六大產業”做大做強,集中培育50個服務業重點城區,加快建設50個服務業重點園區,大力培植100個重點服務企業和企業集團。浙江省也明確提出,要“把發展服務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發展金融、物流、軟件、創意、會展、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積極發展空港經濟。進一步改善消費環境,擴大旅游、通信、文化、健身、休閑等消費,形成服務業新的增長點。結合城市群規劃建設,提高中心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在目前各省市當中,北京市是服務業比重最高的,2007年服務業占該市生產總值比重達71%。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北京市明確提出了到2012年“第三產業比重達到74%以上”的目標,強調要堅持以現代服務業為引領,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緊抓奧運機遇,積極促進體育產業、會展業、旅游業加快發展。“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同樣是2008年福建省政府的主要任務。該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08年服務業發展要實現“五個新提升”,即生產性服務業實現新提升、消費性服務業實現新提升、社區服務業實現新提升、服務外包實現新提升、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實現新提升。
作為服務業的重要內容,文化產業已成為當前各地經濟發展的制高點。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許多省市進一步明確了“文化強省”戰略。如山東省提出要重點抓好文化體制改革工程等“八大工程”,實現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河南省表示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到2012年文化產業值突破1000億元;重慶市則明確提出,到2012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要達到4%。
3、拓展:改革開放更強調貫通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2008年,我們迎來改革開放30周年。以此為新的歷史起點,各省市都強調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這是推動科學發展、拓展發展空間的根本動力所在。
當然,“萬億俱樂部”成員與站在“萬億俱樂部”門檻上的省份在深化改革開放的層次和路徑上各有不同。如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內對外開放”。切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積極培育國家級出口基地,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出口;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推進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建設;鼓勵進口先進技術裝備和大宗資源產品;深化選商引資、“以民引外”,大力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與浙江省類似,山東省也強調“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該省提出,要堅持“深化日韓、提升東盟、突破歐美、拓展非洲”的全面開放戰略,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有機結合,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跨國經營,在境外建立戰略資源基地和生產加工基地。積極推進與世界500強的合作,鼓勵跨國公司在省內投資興辦研發中心、地區總部和高端產業。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建設一批技術含量高的出口創新基地。推動加丁貿易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而正在向“萬億俱樂部”挺進的湖南省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一大亮點特別引人關注,那就是確立了一只手迎萬商入湘一只手推湘企走出去的發展思路。省長周強在他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快引萬商入湘步伐。未來五年要大力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港澳臺大企業、央企和國內大型民營企業,鼓勵外商風險投資公司和投資基金來湘投資,吸引跨國公司來湘設立生產基地、采購中心、研發中心和地區總部。在“引進來”的同時,鼓勵省內企業帶著文化和高新技術走出去,支持隆平高可等優勢企業“走出去”,整合和開發國外資源,融入國際產業布局。工程機械、農機具、汽車及零部件等產品出口將得到重點支持。福建占據“海峽西岸”優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除了提出要成為“科學發展的先行區”之外,還明確表示要加快建設“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進區氣”,“深化閩臺交流合作”將是貫穿福建省今后5年工作的一條主線。該省表示,要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建設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建設落實惠臺政策的示范地區,建設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促進閩臺產業深度對接,積極承接臺灣高新技術產業轉移,擴大金融、物流等服務業領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