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旗戟簡歷: 從業超過16年,是中國市場研究行業的早期開拓者。2000-2003年,中國互聯網實驗室(China-Labs)副總裁、首席運營官。2003-2006年,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Sinomonitor)、副總經理。2007 年至今任Nielsen Online大中國區兼東南亞區分析研究總經理。
前瞻觀點: Nielsen Online的最大貢獻是,幫助企業本質上解答了這個問題——以消費者(個體)為中心的全面營銷時代,新技術驅動下的新媒體、新應用和新傳播能力,如何在營銷組織的價值共建、合作分享與市場實現過程,依賴知識分享和互動體驗,通過消費者自發創立的整合與精細規則,最終觸動消費者心靈并完成社會物質與文明的交換。了解更多請點擊贏銷互聯網站www.vkarketing.cn。2007年影響力: 作為給企業營銷提供服務的媒體研究與測量行業,我們的發展方向是充分理解市場環境的變化,在完善以往單向傳播時代建立的影響力規模分布測評服務基礎上,盡快完成媒體融合時代以用戶(消費者)互動效率為核心評估的服務(例如Web2.0下品牌形象傳播效果測量標準),這可以讓企業、廣告公司更好地適應消費者轉變,可以讓新技術行業更好地完善產品模式,可以讓公眾更好地把握社會脈搏。
回顧2007年,中國市場中企業實踐有某些特點值得關注,最重要的包括面向全球的營銷思路、面向合作伙伴的管理手段和面向成長的領導員工理念,這些都深刻影響著2008年企業管理戰略與品牌策略。同時2008年,又實在是個復雜、充滿不確定的年份,宏觀的:全球經濟增長趨勢減緩,美國總統大選,中國質量提升;中觀的:北京奧運夢想,經濟平穩有效發展、社會和諧共榮;微觀的:市場對奧運營銷期望、社會對90后一代人重視、傳媒對產業轉型的探索,等等,企業想在市場中成功有太多問題需要考慮。 出于我所持的“營銷成為價值重建(Value Rebuilding)的外在傳遞和施行檢驗方式”這一觀點,我格外關注2008北京奧運會。 從北京奧運所倡導的全民性參與,到北京奧運會所處的新營銷環境,可以知道企業奧運營銷既非簡單也非孤立,奧運營銷不僅僅是奧運合作伙伴和贊助商的事情,并未直接贊助奧運會的企業同樣可以參與;不僅僅企業市場營銷部門要參與,企業員工要參與,消費者要參與,企業合作伙伴也要參與。 成敗因素中唯一重要的是:奧運營銷精神與奧運會精神是一致的,成敗取決于所有參與者的參與熱情和程度——這就需要企業(和營銷服務提供商)能夠超越數十年的營銷經驗和方法,甚至需要超越數十年慣有的營銷目標和目的,“社會公眾不再是被動地受營銷影響的消費購買者,他們已有更強大的力量實現自己作為品牌的建設者和擁有者的愿望”,這恰恰是市場4N(新技術、新媒體、新傳播和新營銷)的精髓,誰理解誰才能成功。 2007年,我們強烈感受到4N環境下中國企業在品牌與傳播策略上的巨大進步,Nielsen Online作為全球最大的Information Provider(Nielsen Group)中專門提供數字媒體測評和互聯網測評的業務主體,就是幫助企業本質上解答這個問題——以消費者(個體)為中心的全面營銷時代,新技術驅動下的新媒體、新應用和新傳播能力,如何在營銷組織的價值共建、合作分享與市場實現過程,依賴知識分享和互動體驗,通過消費者自發創立的整合與精細規則,最終觸動消費者心靈并完成社會物質與文明的交換。了解更多請點擊贏銷互聯網站www.vkarketing.cn。 從Nielsen Online在中國品牌形象及推廣經驗來看,自身也是上述理論的實踐者和受益者,2008年將繼續遵循推動中國數字媒體與互聯網測評公正、客觀與科學發展的基本準則,為中國營銷產業鏈當中的各個參與者提供跨媒體測量服務,實現對中國互聯網市場總體測評(Market Intelligence)、網絡媒體綜合能力測量(Site Census)和中國網絡廣告追蹤監測(AD Relevance)的推動,特別地,Nielsen Online肯定會借助以往悉尼、雅典奧運會的網絡傳播測評經驗,把北京奧運會的數字媒體和互聯網測評作為重點工作,支持社會和客戶實現奧運夢想。一句話:2008年奧運,是參與的年份,也是檢驗的年份,奧運營銷給予機會的同時,也在檢驗中國市場和中國企業是否真的懂了“消費者即中心”這句話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