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貴龍簡歷: 1990年畢業于北京經濟學院財政專業,先后從事過教育和商業企業管理工作。1993年進入財經媒體行業,在聯辦旗下著名雜志《證券市場周刊》工作一直至今。先后任職《證券市場周刊》駐滬記者、采編部主任、副主編、主編。2005年任《證券市場紅周刊》執行出品人。
前瞻觀點: 我們對未來的打算是,以傳統的紙媒為基點,把產品線越做越長越做越大,從七加一變成十四加一甚至更多。從近兩年《紅周刊》發展的速度上來看,基本上呈倍增態勢。道瓊斯公司、布隆博格等成功的先例也給了我們以啟示,在未來,《紅周刊》的發展模式,一定不會是固守傳統的陣地,而是在傳統的模式上不斷開拓創新。了解更多請點擊贏銷互聯網站www.vkarketing.cn。2007年影響力: 《證券市場周刊》創辦于1992年3月,是中國最具權威性的證券雜志,被美國期刊協會評為“世界十大財經媒體之一”。2007年在中國股市繁榮的大環境下,《證券市場周刊》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并成功轉型,推出了電子期刊。
2007年,是《證券市場紅周刊》獲得大發展的一年。如果總結《證券市場紅周刊》成功的經驗,還是那句老話:“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來看天時,證券類媒體在這兩年普遍較興旺,這其中首先有整個大環境的因素。如果從較高的視角來觀察證券行業,我們可以發現,從現在開始往后,整個證券行業將進入黃金十年,在這個時段,人口紅利是主要特點,人口的年齡結構最優、經濟蓬勃發展,包括人力資本價格的所有資源的價格都將上漲。 國人的理財意識和理財需求日益高漲,現在,最主要的投資品就是房產和股票,其他的投資品尚未成為主流,因此,在這個階段,證券和房地產兩個行業無疑是最繁榮的行業,證券類媒體的勃興也就是順理成章產生的結果。從往后看十年,發展的前景都非常好。 再說所謂的“地利”。我們《證券市場紅周刊》準備了整整十年,才達到現在證券類雜志媒體的行業龍頭老大地位。在證券類雜志中,經過多年的起起伏伏,能夠堅持存活下來的不多了。所以,這個“地利”也來之不易,這個“山頭”搶占不易,固守更難,我們堅持下來了,才有了現在的高屋建瓴的態勢。 有了天時和地利,是否能夠抓住機遇,就是我們自己的主觀因素在起作用了。 我們抓住了一個很大的戰略轉型的機遇,就是從傳統的紙媒,向電子期刊的轉型。我們不是說不要傳統紙媒了,但增加了一個互聯網的因素。這是新興的方向,看準了之后,大膽地向這個方向轉型,用了一年的時間,成功實現了轉型,電子期刊的收入占整體收入52%,超過了傳統紙媒的發行和廣告收入之和。 傳統的雜志媒體利用互聯網作為一個新的傳播載體和工具進行創新和轉型,是否適合所有的雜志,目前還不能斷言,但在我們《證券市場紅周刊》,這種轉型是成功的。 目前,我們的業務模式是所謂的七加一,即七個付費電子產品加一個傳統的紙媒。 在傳統的紙媒里邊,廣告占60%,發行占40%。隨著我們轉型過程的繼續,在未來的三年內,付費資訊的收入將占到全部收入的80%,同時雜志的傳統業務也在發展,但比重是下降的。在傳統的業務中,我們還有一個書店,接受網上訂貨。我們還有一項比較成熟的業務,就是舉辦活動。我們每年搞一個“國際投資大師年會”,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大城市巡回演講,反響不錯。了解更多請點擊贏銷互聯網站www.vkarketing.cn。 我們對未來的打算是,以傳統的紙媒為基點,把產品線越做越長越做越大,從七加一變成十四加一甚至更多。從近兩年《證券市場紅周刊》發展的速度上來看,基本上呈倍增態勢。道瓊斯公司、布隆博格等成功的先例也給了我們以啟示,在未來,《證券市場紅周刊》的發展模式,一定不會是固守傳統的陣地,而是在傳統的模式上不斷開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