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光斗簡歷: 著名品牌戰略專家,李光斗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自1990年開始從事市場營銷和廣告策劃工作,先后擔任伊利集團、蒙牛乳業、廣日電梯、民生藥業、古越龍山、招商銀行、交通銀行、長虹、德爾惠、喜臨門集團等全國數十家著名企業的常年品牌戰略和營銷廣告顧問,具有豐富的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經驗,榮獲中國策劃業12年杰出功勛獎。
前瞻觀點: 2008年,將是一個從產品消費時代向品牌消費時代升位的歷史之年。這種升位擁有兩個方向的巨大跨度:一是覆蓋的消費人口,從城市到農村,消費者的心理認知開始發生重大變化;二是覆蓋的行業,從房地產、汽車、家電到服裝、化妝品、飲料,林林總總,概莫能外。中國企業無論是面向全球市場還是國內需求,都需要在產品升級、情感型消費、品牌化生存中尋找經營升位之道,依靠價格與成本競爭不是長久的出路。了解更多請點擊贏銷互聯網站www.vkarketing.cn。
2008年,注定要成為分水嶺式的歷史記憶,將正式拉開中國進入升位時代的序幕。 奧運給中國帶來的機遇已經有太多論述,這是毋庸置疑的大勢。但與此同時,對于更多中國企業來說,要考慮的并不是如何分享2008奧運的盛宴,而是如何應對巨大的經營壓力。人民幣升值還將繼續;資產價格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新勞動法抬高用工門檻,勞動力成本上升……越來越多的人問,當越南、印度或者墨西哥取代中國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之后,中國制造的出路在哪里?答案是:升位! 1990年代以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旺盛的需求與落后的生產之間的矛盾。工廠的問題在于產能的限制,老百姓的問題在于消費的可選擇性不強。 在這個時代,消費者消費的是產品的物理屬性——晚上能看電視、用個機器洗衣服、買個冰箱放魚肉——能買上,能用上就是一種榮耀和滿足。所以,張瑞敏砸冰箱能夠成為新聞——在這個時期,人們認為合不上門的冰箱并非不可接受,只要能制冷,就算能用。 當產品數量開始增多,消費者有了初步的選擇權時,體驗型消費應運而生。體驗型消費的本質核心是承認買方的權利,通過消費過程中得到的愉悅體驗,實現超出基本產品功能的商品價值。體驗消費在大量行業的興起不過十余年的時間,人們很快又發現,當消費體驗同樣變得同質化之后,消費與被消費都成為一種焦慮。 對企業而言,擁有忠誠的品牌粉絲幾乎是一種奢望。對消費者而言,今天市場上琳瑯滿目的商品足以令人眩暈,當每一個導購員都對你熱情有加時,選擇也就成為一種勞累。 于是,情感消費成為新的方向。人們花錢買的不僅僅是產品的功能與服務,而且是這種產品所體現的身份象征、個性氣質、生活主張共鳴等精神層面的附加值。消費的理由變成為“我就喜歡”,消費的對象從產品變為品牌。 2008年,將是一個從產品消費時代向品牌消費時代升位的歷史之年。這種升位擁有兩個方向的巨大跨度:一是覆蓋的消費人口,從城市到農村,消費者的心理認知開始發生重大變化;二是覆蓋的行業,從房地產、汽車、家電到服裝、化妝品、飲料,林林總總,概莫能外。這里所說的升位,包含以下內容:一是從低端產品向中高端產品的升位,擺脫低質低價的經營方式;二是從單一產品結構向多品類產品結構升位,在提升專業化競爭力的同時通過豐富產品線抵御市場風險;三是從無品牌經營到品牌經營的升位,企業不僅是一個產品的生產工廠,同時也是為社會提供品牌服務的供應商;四是從低端品牌向中高端品牌的升位,在最低一個層級的市場,品牌的發展空間也是最小的;五是從大眾化品牌向個性化品牌的升位。了解更多請點擊贏銷互聯網站www.vkarketing.cn。 以2008年為一個重要標志性年份,消費升級漸成趨勢,中國企業無論是面向全球市場還是國內需求,都需要在產品升級、情感型消費、品牌化生存中尋找經營升位之道,依靠價格與成本競爭不是長久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