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澤正彥簡歷:
原朝日啤酒中國總代表,現已回國任職。
前瞻觀點: 朝日啤酒對領導者的要求是如何讓公司的經營理念實踐出來,這種理念就是對經營者及股東和消費者信賴。 提升品牌的價值,對我來說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我的經營理念是為消費者做貢獻,提高質量。二是對社會做出應有貢獻。三是我大學畢業40多年了,如果公司的員工沒有幸福感,我就覺得企業沒了價值。了解更多請點擊贏銷互聯網站www.vkarketing.cn。2007年影響力: 朝日集團在10年后仍能繼續保持成長和發展的勢頭,2004年實施了“第二個集團中期經營計劃”,推進了企業結構和組織體制改革,實現集團生產、流通網點的最佳配置,面向未來展開追求夢想行動。 成長動力:在提高以啤酒為中心、發泡酒和新型酒類的競爭力同時,培育燒酒、低酒精飲料、洋酒、葡萄酒等領域的品牌。
2007年2月14日下午,是朝日啤酒中國總代表大澤正彥離京回國赴任的最后一天,這位在中國工作了6年的總代表是如何管理企業、營造企業品牌的呢? 大澤正彥說,朝日啤酒對領導者的要求是——如何讓公司的經營理念得以實踐出來,這種理念就是對經營者、股東、消費者的信賴。提升品牌價值,這對我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1971年,對朝日來說特別難過,我的部下那時就和我討論了“什么是一個好的企業”的問題,員工一齊說:薪水高。但對朝日來說,暫時不能給那么高薪水。我跟部下說,一個好公司可能不會給高薪,但員工如果不想讓子女到公司來上班,那這個公司肯定不是好公司,家長對這個企業都沒感到自豪,這個公司還會是好企業嗎? 大澤稱,在中國的6年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在日本了解中國,不如在中國國內了解中國,這對我來說是最有意義的。二是看到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必將是世界經濟的領導者,我在農村考察,看到了中國農村特別有活力。三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特別快,可以借鑒國外失敗的教訓,所以減少了許多發展中不必要再走的彎路。 員工能在企業里發揮自己的能力就是最幸福的,一個企業對員工來說是一個舞臺,小的話可以跳出來,但公司能擴大的話,這對一個員工來說就是幸福的,所以員工是主角,經營管理者應該是一個好劇本。 來中國之后感覺,只要有心連心的交往,就能開展工作。在日本,我對部下要求之前,先拿尺子量一下自己,然后再要求部下,有了尺子,就能把工作做好,尺子就是工作的標準,沒有標準肯定失敗。 成功的經驗就是我特別能喝酒。當時,來中國不到3個月,在一次聚會時,大家都能聽懂的就是干杯!干杯!結果大家都成為了好朋友,最大的遺憾是自己歲數大了,沒有學好漢語。另外一個遺憾就是,這6年時間沒有把朝日啤酒的市場影響力做得更高。 6年間,中國的啤酒業迅猛增長,如果能有好的品牌和產品結構,朝日會有更好的市場,這也是我的一個遺憾,當然地域性的品牌占有天然優勢,但全國品牌也出現了新的市場跡象。 對白酒的選擇,中日兩國有明顯的不同,喝剩下多少就知道那個酒好喝。在日本對啤酒也有口感的不同,差不多40年一個周期。啤酒在中國的地位與日本不同,在日本喝酒,首先要喝一口啤酒,然后再選擇五花八門的飲料。在日本不管吃什么菜,首先一定要喝一口冰鎮啤酒。在中國則是先看吃什么,飲用啤酒的場合也不一樣,除了吃飯,看比賽也喝啤酒,這跟易拉罐的普及有很大的關系。中國95%的包裝還是大瓶,在日本大瓶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可能是和易拉罐的生產有關,我的感受就是這些喝啤酒的文化跟每個國家的飲食文化有關。了解更多請點擊贏銷互聯網站www.vkarketing.cn。 另外,在中國參與農業項目建設,對朝日來說,是一個從來沒有的公益項目,公司為此還特別修改了章程,這對企業提升品牌價值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