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管是要求自己出錢購買塑料袋,還是未來香港征收膠袋稅,我都是舉雙手贊成。
6月1號開始,中國內地超市沒有免費的塑料袋了,如果要省下塑料袋的錢,大家應該從現在就開始培養自己一個新的習慣,自備購物袋。
要養成這個習慣并不容易。香港推廣自備購物袋已經好幾年了,但是就拿我自己來說,很多時候去超市購物是突然想起來的事情,除了超市提供的塑料袋,別無選擇。不過身邊的不少同事和朋友,已經養成一個好習慣,每次上街,包里面會放一個環保購物袋,而我每次付款的時候,看到別人拿出自己準備的袋子,會覺得很慚愧。家里面現在已經有好幾個環保購物袋,都是在超市里面買的,為的是不想因為自己多使用一個塑料袋而增加對污染的環境。只是,家里面的環保購物袋在增加,我的習慣還沒有養成,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對于像我這樣去一次超市要買差不多一個星期的東西的人,這些環保購物袋實在太小。所以,不管是要求自己出錢購買塑料袋,還是未來香港征收膠袋稅,我都是舉雙手贊成。用者自負嘛,這是我為自己的壞習慣付出的代價。而且我相信,沒有了免費的塑料袋,日子久了,越來越多的人,會養成好習慣。

香港特區政府在今年會向立法會提出征收膠袋稅的議案,并且希望能夠今年內在香港實施。征稅會分幾個階段,第一階段計劃先從二千家大型商店開始。當然,這些商家不太樂意,擔心流失顧客,不過我倒是覺得,大企業就是要有一些社會責任,做出表率,至少回饋社會。每個膠袋政府會征收五毛錢的稅,如果有人拿了膠袋而拒絕付錢,那就是犯法,會被捕,最高會被判處三年監禁。至于那些主動派發膠袋的商戶,則會被罰款20萬元到50萬元。
香港會用法律的形式來強行推行取消免費塑料袋,而內地則是國務院的行政指令,在這樣的情況下,執行的狀況會如何,有待觀察。收費和收稅的分別,在于前者是商家的收入,后者是政府的收入,反正消費者就是出錢買單。如果政府讓我相信能夠在環保上投入更多的話,我倒是寧愿把錢付給政府,如果不是,那我寧愿把錢給商家,至少對方給了我所需要的服務和商品。
倒是深圳在去年11月公布的環境保護條例草案中,建議實施消費者有償使用塑料袋的制度,如果獲得深圳市人大的通過,今年底就可以實施。當然,對于用法律的形式來確保有償使用,反對支持的聲音都有,反對的則是認為,治理環境,政府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而不是讓百姓分攤。不過我倒覺得,對于有區域差距的中國內地,各地按照自己的經濟情況作出適合自己的決定,才是最合理的。
至于香港,也有爭議的聲音,倒不是用者自負的原則,因為這些年的環保教育讓民眾意識到環境保護是人人有責的事情,關鍵是征來的稅款,怎么用。
不管怎樣,想起小時候,奶奶拿著菜籃子去菜場買菜的日子,那些竹子編的籃子,掛在廚房的墻上,不像現在的那些塑料袋,毫無生氣。確實,塑料袋剛剛出現的時候,我們驚嘆于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便利,因為只要把塑料袋扔掉,我們看不見了,我們就不需要為它們負責了。但其實我們都錯了,它們就在我們的身邊,在堆填區里面散發出有毒氣體,這是我們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