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 牧
【摘要】音樂類大學生是我國高校大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因為其專業的獨特性,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分析了音樂類大學生心理的特點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需采取的措施。
【關鍵詞】音樂類大學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大學生心理教育在各高校越來越受到重視,音樂類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因其藝術的專業性及群體和特殊性,較之其他學科大學生有所不同。
一、音樂類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和特點
1、性格活潑開朗,自我表現欲望強
音樂類大學生多數都是從事表演專業,較之其他專業的學生顯得外向、活潑開朗。喜歡參加各種文體活動,以此展示自我。這是由于音樂本身對人性格的熏陶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很多同學在五,六歲就開始音樂藝術專業的學習,音樂的動感,音樂的活潑,音樂的豐富多彩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已經對其性格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地影響,也就促使他們形成了積極樂觀的態度,灑脫開朗的性格。而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正是他們對專業的自信和滿足自身成就感的需要。
2、獨立性和抗挫折能力較差
音樂的學習過程是一個需要有較高資金投入的過程。因此,能夠進入音樂藝術高校學習的學生,大部分家庭條件較好,獨生子女占了很大比重。他們從小就在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下,沒有經受過挫折,所有的困難都由父母解決。因而在遇到問題時,表現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點。另外,由于上大學前的多數活動和行為都是在家長的陪同和參與下完成的,因而進入大學后,這些學生還表現出明顯的自我管理能力差,自律意識淡薄的特點,人際關系不融洽,容易違反校規校紀。
3、自信與自卑心里表現明顯,容易發生轉變
對于音樂類大學生來說,能否站到舞臺上把自己苦學了多年的專業和自身形象的最好一面展現出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自信心。多年的舞臺表演經歷,培養了他們的從容與自信。因此,通常情況下,學生們都有較強的自信心。但由于上面提到的他們抗挫折能力差,在面對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挫折時,他們又極易產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產生消極的完全自我否定,放棄了在專業上繼續前進的勇氣和決心。但若適時地給予鼓勵和肯定,他們又能很快獲得自信,灑脫開朗的學習和生活。
4、心理問題具有一定的隱蔽性
音樂類大學生由于長期從事的表演活動,在現實生活中也總是力求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對于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惑避而不談,加上絕大多數學生性格開朗樂觀,從情緒和行為表現上不容易發現他們的心理問題征兆。因此,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特點。如果不盡早發現問題,僅靠他們自己是無法跨越和解決的,長此以往必然會出現嚴重問題,造成不良后果。
二、音樂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學生的心理問題容易被忽視
由于上面提到的音樂類大學生心理狀況的特點,大多數學生較之其他專業學生顯得活潑開朗,以至于容易時一部分人認為音樂類學生不易產生心理問題,因而忽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設時間容易受到限制
由于音樂專業多是采取“一對一”或是小班上課的專業可授課模式,因此,能夠在年級或是某個系范圍內把學生安排到一起上大課的時間非常有限。此外,現在我國各高校已經實行的選課制度,使得學生僅有的公共時間也被各種公共選修課占用,學生可以開展集體活動和課程的時間極其有限。因此,如果安排不當,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課實踐在高校就會受到影響和限制。
三、對音樂類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與建議
1、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我國高校的心理健康師資隊伍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不高,二是數量嚴重不足。因此,要解決音樂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就要在根本上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心理健康教育專業人員隊伍的加強,不但能避免對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學生心理問題的忽視,而且能從專業技術的角度扭轉一些教育工作者對心理問題認識的誤區,起到較好的督導作用。
2、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1)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優化校園心理環境
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優化校園心理環境,可以調節學生的心境,陶冶情操,愉悅身心,是培養雪很深形成健康心理的一項重要途徑。要發揮音樂類大學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鼓勵他們多參加各種活動,在豐富校園文化的同時也增長了才干,鍛煉了能力,樹立積極健康的心態。
(2)發揮團體輔導的優勢,彌補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
團體輔導的形式靈活多樣、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利于被學生所接受,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音樂類學生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開課時間容易收到限制,因此可以發揮團體輔導的優勢,在各年級中分別逐漸若干團體,組織在固定時間內沒有課程的學生參加,由從事心理咨詢或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人員負責領導,就大學生們共有的某個成長課題或心理困惑一起討論、互相交流,從而達到改善人及關系,增加社會適應性,促進個人成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運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河南大學學報(社會兒科學版)》,2006(4).
[2]總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4年8月26日下發.
[3]樊富珉.《團體心理咨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第4頁.
(作者單位:河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